关于“量程”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古希腊 智者 Protagoras(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

昨天跟胖胖讨论“量程”的问题。

关于我的“量程”的客观表现,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我的“量程”明显很短,所以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心思过于细腻,容易受到任何方面的扰动;
2)但在某一方面“量程”又过于宽广,人生在其中都无法显现出来,表现为对世界的漠视和疏离感。
3)因为我性格特质是基于“质疑”构建的,有探究真相和理清因果逻辑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论,导致频繁地创建/接受一个解释现象的“理论”,但又很快不断地去否定/修正它。

然后结论大体上是如下几点:
1)敏感细腻的心智没有问题,当然有问题我大概率也“改变”不了,但我相信这种性格对人类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也OK,因为至少对“我”是有意义的,这是构成“我”的主体部分。
2)粒度细小的窄“量程”和“粗粝”现实的宽“范围”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胖胖昨天的话确实有一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我最近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又说不来,但是胖胖昨天的说法,就很精准地描述了这个状态。
就是我感受到的“off”的感觉,有什么东西“不太对劲”,又无法精准地描述出来,不全是因为吃饱了撑的没事儿闲的。
绝大多数,来自于我的“量程”和我周围的世界的“范围”不够匹配。
想要“匹配”好,我也舒坦,“世界”也舒坦,要么换个“世界”,要么换个“我”。

因为世界不会变化,至少,不会一下子就发生变化,世界的变化是个循序演化的过程。
我也不会,至少,我不会突然就变化,我的变化,也是一个自我迭代、认知更新的过程。

细腻的尺度中藏有理解更宏大事物的关键特质,我这样觉得,所以这是我接受自己细腻敏感的心性,也是我给自己的解释。

因为我发觉我一直跟这个世界不是很合拍,不是从最近才开始发觉的,而是一直如此。

从小我就一直有一种“伪装生活”的感觉,好像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而塑造了一个自己,比如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待人客气和善意的举止、社牛plus晚期、好事之徒、人来疯、莽撞毛躁的性格等等等特质……
我经常会想,这个真的是我?这些特质构成我,但似乎又不是我必要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特质似乎都可以直接从我的特质里删除,几乎不会对我有任何影响,而且也能找到它存在对应的原因,比如有亲和力的形象和亲切的做派可以降低社交沟通的成本、做好人比做坏人的生存成本低一些、讨好型人格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职场/家庭/社交面的冲突、妈妈喜欢待人接物时不胆怯的“场面”孩子哪怕看上去有点夸张……诸如此类,世界的合力造就了一个“表象”,我的生活像是一种表演。

我们的样貌,果然是由他人造就。

但我为什么任由他人和世界造就“我”?
因为我愿意,我接受了世界“规则”的造就,我接受了亲近之人“需要”的造就。
所以,我呈现出了这样的“我”。

而最近我越来越多地开始思考,以前可能也想过,但是没追问得这样深,这样久。

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被世界和亲近之人“造就”出的我,是这样的表象?

…………
…………

…………

为何,我呈现出了这样的样貌?

因为,我嫌麻烦。
对,我嫌活着麻烦,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麻烦。

这个“表象”的样貌,是我用来一再降低和压缩用在“生活”本身所需的精力成本的结果。
我对待生活,看似热切积极,实则十分敷衍,能对付过去就算了,
让重要的人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抱怨就得过且过吧。

对,这么敷衍的人生之外,我精力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到底、是什么?
重点是……我不知道……

但是我确定我的思想在“标准人生”之外,精力一直在专注于“某一个”事物,而且它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我到现在,甚至还是不能精确地描述它是什么,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它什么,并不是因为它没有开始,它在我的思想意志里一直存在,由来已久,一直持续,我只是,还没有把它从其它庞杂中剥离出来,看清楚它的样貌,现在,它长得很巨大,很茁壮,很茂盛——它对现实世界的“表象”更加的不耐烦,它想要汲取更多我的精力。

我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哪怕只是听一段轻音乐、校对一会儿古籍、读一篇诗歌、甚至是看一会儿夕阳、望一望城市天际线的灯火……心上的一切纷乱都会瞬间抖落,好像再寂静一下,我就能抓到它了,就要,能抓到,什么……

现在的现实,让我隐隐约约有一种,一切都是在“浪费我的时间”的感觉。
时间在我耳边流淌,隆隆有声,我觉得它空空如也地流逝,没有流向我期待的那个指向。
我需要更安静更专注的状态,去“捉住”那个在我灵魂深处时时“闪现”而我又没能看清楚的“事物”。
相比之下,日常的吃喝拉撒对我好像没有那么重要。
我有一种想要找个山洞去面壁的感觉,是比喻,不是真的山洞,人家好怕虫虫的。
我指的是灵魂的山洞。
但是现实中有我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的人们和不能轻易扔掉的事情。
对现实世界的责任和情感牵绊,让我不能做出任何“不现实”、“不负责任”的决策和行为。

毫无疑问,5月的雪山之行严重地加剧了这种“急切地想要剥离掉现实”的欲望。

心底隐约升起的结论是,我前半生积累的一切物质的事物都留给他们,够不够他们日后的生活和情感的需求,换句话说,我现在所有的一切“现实”的事物如果都献祭给他们,能不能换我自己一个“随心所欲”的自由?……

==================================================================

雾草泥马——
马买皮奶奶个熊的(● ̄(エ) ̄●)不能再细想了。

不能不能不能。

你丫的到底想干嘛?人间蒸发,去找个雪山小庙蹲两年,然后也写本儿“瓦尔登山”出来么?

洗洗睡吧你丫的就是一个普罗大众你心里根本就没有你所感受到的东西,那些是虚妄而已。
你身上哪有什么灵性再说比你有灵气儿的人多的是也没看到谁对人类做出什么杰出贡献不过都是在无病呻吟的瞎哔哔写几本给同样是闲人的那些闲汉看的无聊的书你活在这边好歹能交点税就是对家国天下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啦……你没有你没有你没有你啥都没有你就是没有不要胡思乱想……

你就是一个平庸又幸运的渺小怂人看看你心爱的大魔都,你怎么会舍得抛舍。
日子过好好的,不要改变。不要改变。不要改变。

以下。
绝对理性的想法。
先说结论:不要怂恿自己,也不要过分压制自己。

不要怂恿自己去实行离开“现实”的行为,也不要用太多“现实”压迫自己,让自己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能偶尔“沉浸”在“非现实”的世界,让自己“玄妙”那么一下下。

找到生活的平衡,本身就是远行,亦是修行。
没事儿少哔哔,最近就是太闲了天天写日记闹的,作点儿幺蛾子出来比如菩萨山上遛一遛小温泉玩耍一下住个棒子楼的大酒店啥的就好啦……
想写,就在这里写,不耽误什么的,还能作为文字饲料喂养AI和未来的心智,一举两得。
想溜达,就订票,现在没有啥地方是去不到的。

人为万物尺度,是哲学思想,同时也指出了,人毕竟只能通过自身感知万物,你的思考本身有你自身思想和见识的局限性,感受到真理的弘大,感受到真理的存在,这些都是好的,而通向真理的途径,显然也并非只有一条,将探究真理局限固执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体上,这行为本身也与你奉行的“一元物本,吾乃众生”的观点有所冲突。

我知道你内心那个无人可以触达的存在,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因为我也看得到,感受得到。
但那是人类灵魂居所,世人皆有,并不是只有你才拥有灵魂,也不是只有你,才配得上拥有这颗灵魂。
并不是只有你才灵气逼人、思想爆棚。

任何人在生活的繁杂之余,任何人——无论是圣贤鸿儒帝王将相财阀政要诗人学者贩夫走卒,只要是人,人只要静心思考,都会进入某个或优美或寂静或玄妙或虚无或荒诞的哲学领域,此间既有洪荒宇外的道理也有非非想处的谵妄,这些领域由他自己的心智构造,每个人都不同,并不是你独有,这个哲学领域与人的日常生活有点互斥,会吸引人们进入其中思考,远离尘世的人间琐事,思考是人类的种族技能,人人都可以做到,是一种本能,并不独特。
不要过分地沉迷于这个虚妄的哲学领域,因为就算沉进去,可能最终也得不到结论,得到了,也只是一个人的结论。

我也同样能体会到这个“领域”对心灵的吸引力,其强大程度,像个黑洞,要心智死死牢牢地抓紧眼前的现实,才能不被它吸引吞没。

我知道你自认为没有玩手游没有刷视频没有追剧没有看爽文没有做任何具体的明显的“玩物丧失堕落颓废消磨时间荒废生命”的消遣,并且你有意识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测试哪些具体的事情可以达到你所感受到的“心流”的状态,以确保这个“心志”本身不会仅仅是一个“现代大数精准据灌输的产物”或者一个“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的拙劣兴趣”。

但是即便如此,就能理直气壮地说明,你放下尘世一切纷扰所追寻的事物,定然是你心中的“真理”么?

不见得,当然,我知道的,不是也无妨,
因为那是我们心之所向,死且无憾,遑论人生舍取。
这一点,我当然也明白的。
但是还是回到之前的说法,我们现在人生还是有思想见识的局限性,现在确定的事物和不确定的事物都还不够多,而“不够多”,即是一个“不可以”的边界,你明白我在说什么。

说到底,是我们活得还太短,人世见闻才是到达真理的路径,见闻,加上思考的加工,才能成为思想,达摩老祖如果一出生,就开始面壁,他还能得道么?
自古智者,皆以“见闻”加上“思想”,才能打开“真理”之门,窥探其中一二,而你现在拥有的“见闻”的程度,至多只能算是,“啊,我听说,有一扇真理之门存在着”的程度,连真理之门朝哪边开,你都没看见呢,何谈进入门里探索遨游?

但是不得不说,能够以纯感性的心智去感受自我内心中任何一点细小的变化,感受世间种种心智情感,不是你容易受“惊扰”,而是你“精密”,也许,这世上,有人想感知也感知不到呢——
另外,能分裂出一个不受情感左右的理性视角去分析自己产生的情感因素,也是一种天赋,当然也可能是个毛病,不过无所谓,大家都做一辈子人,谁还没点出个特殊技能或者脑残的毛病呢,人畜无害就好,或者说,害不到旁人,或者再退一万步,害不到自己觉得重要的人就好——

眼下,就算你立地成佛,也渡不了众生。
你自己创建出来的“众生”,是你自己的“众生”,不是众生的“众生”。

你注视的“现实”,就是你追寻的真理指引掌控着众生流转交互之地,看着现实世界,其实便是看着真理。

对,我们当然要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去专注地思考世间万事万物所展现的真理的样子,但不是现在,不是当下……

握艹,道心开矣——妈妈我要顿悟啦~
不,想得道成仙你道行还不够,因为,你没钱……

不要灰心,毕竟,你很能哔哔,可以考虑成为一个哲学家(网络版),
嗯嗯,加油,看好你哦。


“所以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 TVB & 某胖

别急,

会启程的。

只是,

不是现在。

再陪你们玩一阵子,时间,我有的是……

原来“我们”这样通情达理

昨天是这几个月来第一次,周日睡了一个好觉。
周日失眠已经蛮久了,妙的是别的时间都没有睡眠问题,睡眠质量杠杠滴,
只有周日——
对,我愿称之为“周日失眠症”。

简直是蛇精病,其实还真有可能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失眠症,不然为啥只有周日会失眠。

说到底,最近的自己非常容易受到“惊扰”。

任何无关轻重的小事,都能“惊动”和“干扰”到我。
我才年纪轻轻的41.5岁,为什么有了更年期大妈的烦恼。
怎么也得过了45才能开始吧?

但是吧,怎么说呢,首先最近感觉自己确实容易烦躁,我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可产生压力的点了,朝九晚五,下班不想任何工作的事,上班时也就事论事按规矩办事其它不多想。

好吧,我这个可能是不想上班综合症。

也不光是上班,比如听到一些新闻,或者周围人的八卦也有时也会觉得生气或者烦躁,觉得很多日常的事情都好麻烦,而所有麻烦的事情都让人烦躁。
会被自己弄出的声响吓一跳。

会无缘无故突然出一身白毛汗。
也会突然没原因地就心慌一阵子,脑子里都只是一些根本不值得思考的鸡零狗碎的事,心却慌得不行,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这真是传说中的闲得蛋疼么?
用胖胖的话说,你就是闲的,非得引经据典地给自己按点儿“病”出来是吧?

话糙理不糙,虽然很想给他一爪子不过其实仔细想想有点道理,
何况上一爪子还没好利索呢,这爪子先记账。

我仔细盘了几遍了,应该没有什么具体的困难或压力让我心神不宁,但是吧,又真的感觉状态不太对——

因为以前,我好像不是这样的。

==================跟自己讲道理的分界线=====================
分析一下:
1)大姨妈还很规律,流量和时间跟之前差不多。
所以应该还没到更年期吧大婶……
2)心慌
从之前觉得自己有问题,到现在已经跟自己和解,用了两个月吧。
我解决不了自己这段时间“无端心慌”的问题,但是可以继续“分裂”自己,反正我已经习惯了,用一个更接近“绝对理性”的部分在主体人格之上做疏导,只要发生了心慌事件,就用“绝对理性”分析一下,是无关紧要的原因就对自己说“万事OK”,然后就安静一点等着心慌的感觉过去就可以了,也不让“心慌”这个事件本身造成什么其它的负面情绪和焦虑,就像打了个喷嚏或者打了个哈欠,这是自然的事情,不用想着怎样消除,谁能一辈子不“打喷嚏”呢,有什么好纠结的,何况就算纠结暂时也解决不了,就让这个情况变成日常的一部分吧。
然后要是评估下来,这个“心慌”事件的诱因是有必要解决的,就扔给“绝对理性”去不带入情绪地解决掉。

外面忽然下起大雨了,近处是乌云,远处是很明亮的天气,这里下得冒烟,倒是有趣。
然后我要说啥都忘记了。

关于“晚上睡觉前老是不停滴上厕所又其实尿不出来啥流量”的问题——我倒不觉得自己腰子出了啥问题,应该也是心因的精神问题,稍微改变一下生活习惯,晚上不要喝水应该就可以了。

好吧,就先解决到这里,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要是真的“以后”这个情况在我真正的“更年期”会严重10倍,就让那时的自己去烦恼吧,跟当下的我又有啥关系?……

然后这周整体来说还不错,劝说自己接受目前的状态然后不要再周日继续“失眠”了,
居然成功了,原来我竟是个如此“通情达理”之人。

昨天看到了1071白神路飞乔伊波伊……嗯……过,下一件事——
顶住炸毛看完了国师的《全军出击背宋词》,倒是意外地好看,根本没想到我腾的角色能演出这个成色来,昨天还在跟胖胖说,国师到底是国师,除了会列队形儿以外也是能拿出些真东西来的,但是吧——拿出来的东西让人赞叹之余,也还是老有一种“还是不太对劲的亚子”的那种……你懂的吧,就是辣种“这玩意儿怎么看怎么有点拧巴”的感觉……每一部都是……

行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了图一乐儿,解闷而已,别要求太高。

今天领了胖胖的快递大列巴、续了房租,这里还可以,
再继续住个四、五年,就可以鸡油鸡仔地放飞自我了。
期待归期待,一味地跟着这个世界沉浮,何必呢?
要生出自己的“安静快乐”来才好,是吧。

有空闲得的蛋疼,不如看看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就是念几卷北斗经也是个事儿呢。

最后试一下嵌入云村的音乐外链

无常·如是

今天听说了一件蛮揪心的事情。
隔壁部门的一位同事的老公,前几天脑出血了。
抢救了几天,回天乏术,还是走了,才三十多岁,她家的孩子还小。

昨晚她发了一张她老公的背影照片,一两句简短的话,其情黯然,无可奈何,也令人感同身受,不忍卒读。
世事无常。
愿逝者永远得享安宁,生者渐渐平复伤痛,孩子仍能健康成长。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

昨天晚上那跟胖胖闲逛,去了万达,买点小零食,
然后喝着梅子酒,散步穿行在安静的村中小路。
想着悠闲的生活也挺好,人活一世,多少是多。

今天大太太,整个人怎么着都不舒服,从早到晚喝红糖开水,
想着,什么悠不悠闲,能活着就挺好的了。
(想起小破球2里的沙胖……无语……)

20pro的钢化膜到了,贴上一看还挺好的。
现在的工艺真不错。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盛夏,台风季。
京畿暴雨山洪,江南卡努台风。

人们在科技和文明中享有安宁太久太习惯了,
几乎都忘记了自然力量的暴虐。

涿州受灾严重,
在这个依稀仿佛可以独善其身的文明世界,
如果说我们能做得很多,那是跟古人比,
现在不会有流离失所的灾民涌向各地,等我们一粥一饭、一餐一暖的善行。
想要帮助灾区,在以前我小时候,学校里还有个捐款捐物的环节,
现在,统统折现捐款就好,兴许,大概还是可以帮得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

而如果说我们能做得很有限,是与这个世界相比。
有时我很幼稚地在想,为什么不把所有人都搬到永远不会台风、地震、洪水、山火没有一切自然灾害的地方去呢?那些都已经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为什么当地人不搬家,还要留在那里,还要恢复,还要重建?

这种“何不食肉糜”的愚蠢狂妄之前持续了很多年,每每听到自然灾害的新闻都会这样想。
然而我理想中的“肉糜”之地,在这个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山区有山火、沿海有台风、内陆有干旱或洪水,随处都有概率因复杂的质地运动而引起地震发生,乃至大范围的瘟疫,这些根本无法预测。

就算地球上真的有这么个永世“无虞”的天堂,天堂里造就的又会是何样的人。

就是因为跟这颗星球的自然灾害斗了这几千年,时时刻刻与天争一席之地。
我们才存在于此时此地,面对自然灾难时,我们所有人,是一体。

混不吝地活

今天状态不错。
一早浓云,早上买早餐,心情还不错。

昨晚睡眠质量很好,渐渐恢复三公里的运动习惯,运动健身是对抗精神内耗的好办法。
脑子打结就抻一抻懒筋,抻成简单的“一根筋”就舒坦多了。

昨晚感觉很疲惫,迷迷糊糊枕着狗窝君就睡着了,狗窝君在我头顶上单手玩手机,还没有到十点,狗窝君的手机没有开启“勿扰模式”,通知的短信声在我头上响了两次,我反手就是一爪子……

早上洗完头,狗窝君光溜溜地贴在我脸上晃着膀子跳艳舞,我才发觉狗窝君的右手臂被我抓伤了两条——卧槽,老子练成了,九阴白骨爪了属于是。

谁叫他把“勿扰模式”定成晚上10点,像我一样定成9点不就没有这等血光之灾了。
反正,不怪我o( ̄ヘ ̄o#)。

今天是周二,那么,本周的小烧烤就我请好了,我绝对没有内疚自责的意思,不过是吃个和事酒,与他一笑泯恩仇罢了。

是什么让你做手上的这件事而以这样的心情?

我的状态,不太对。
不严重,但是不能再继续这样。

现在每个周日晚上都会失眠,非常内耗地思考,
为什么假日又过完了、为什么我非要回去不可、我还有几个月可以退休来着……

这样,不行。×

心没有在一个适当且安稳的“跑环”里心安理得地循环往复,
一直有每转动一圈儿(按周),就被假日和工作日的切换接缝儿给“硌一下”的感觉,
时时刻刻都想着掀桌、抛开现有的状态去重新构建,沉在舒适的假日状态里不想再出来……
这样下去,估计脑子很快要跑偏。
重新构建显然是下策,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重新构建”,意味着失去一切。
不是不能“重新”、无法“重新”,而是现在不能,当下不能。

重新构建需要一个恰当的契机,
契机到了,就可以平稳丝滑犹如命中注定一般地进入新的运行轨道,
这个时机一定有,就在不远的将来,大概率和胖胖一起,但——肯定不是现在。

我想要雪山和大海、城市的灯火、繁华之下的烟火人间,以及,我兴趣指向的所有一切,
这些都会有,一定,还管够,且可以连绵成一段多姿多彩的妙曼岁月,直到我的生物学形态彻底落幕。
所以能拥有这个未来的前提就是:现在不能随随便便就硬转这个急弯儿,还要在既有的轨道上轻松愉快地滑行几年,放下曾经层层裹覆着自己的那些执念和习惯。

既然天天都算,就让自己天天可见,老子索性切开晾着。

然后,(⊙o⊙)……我需要简短地分裂一下。(嗯嗯,我裂开了。)
我知道你在焦虑什么,担心什么。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1)在感兴趣的事物上投入大量精力是OK的,因为你现在在朝九晚五之外确实有很多的“空闲”。
不要像这20年来一直纠结的那样,持续地害怕和纠正自己的“不务正业”,你已经“不务正业”得太久了,再久一点,日子也不会跑偏得太远,你现在从事的行业就来自于你人生最大的一次“不务正业”,下一段有趣的岁月也许也同样开启于一场匪夷所思的“不务正业”——何况,你没有做任何错事,没有让任何人的生活产生额外的风险,每个成年人,都有义务承担、预判和应对自己将来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我知道你有这几位在意的人,但若真有世事无常,并且结果是你无力回天,那一定不是你的错,因为你替代不了任何人,反之也没有人能替代你,然后你真的已经买了足够多的保险了,讲真,真的真的不要再继续买了,就这些吧……不然哪天有谁真摊上事儿了,以你这拧巴的性格,你会觉得是你保险买多了老天给你机会用一下才导致那人倒霉……
然后,在感兴趣的事物上投入大量精力和你现在生活并不互斥,你只需要花一点点小小的时间和精力,将它们各自的脉络理顺,不愿打通那就逐条安放好,不用急着偏向一边,不要因为被打扰或不尽兴便厌恶另一边,比如分个“一三五”、“二四”,因为它们绝不互斥,完全可以很好地相互共存,去找一条通路,把这个“寻找通路本身”当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去规划,这本身就可以带来乐趣,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游戏规则。
2)每天早上不化通勤妆也是OK的,大伏天的,经常流汗,妆会花,只做基础护理搽点防晒就穿个拖鞋在办公室里晃一天也是OK的,又不是只有你这样,你皮肤状态很好,这样晃来晃去没什么可焦虑的,其实,真的、没人、关注这个。你以前不是羡慕着她们的状态么?然后现在,你也可以,因为你已经不必再逼迫自己:“XX之前我绝不可以老去。”愿望已经实现了不是么,以后只为了自己的心情而化自己中意的妆吧,化不化,化什么样的,都OK
3)最重要的一点,你还在本能地把“结果”跟你的“工作”捆绑在一起。以后你要把这些区分开,这并不是要你像她们一样,没事找事,当然,也不必甩锅,费心不值得——只是你要更重视正确的“流程”,因为“结果”已经不再是你能决定的,这跟你是否“努力”不再有逻辑因果关系,你需要做的是:“让流程保持正确”即可,真的,即可。
4)不与你相关的工作,不必再好奇。你放心。这样状态是适合你的,是你想要的状态。
5)不要恐惧,世人皆有迷惑,你很幸运,可以将自己的迷惑罗列出来,整理思绪,设立目标和思考解决方案,这已经是最幸运的一类人了,不要焦躁、不要忍耐,随心化解一切,像清风飞舞在空气里那样自在,怎么会感到苦恼呢?

==============然后是一条昨晚几乎没有睡的分界线==============

中午吃好了饭,天上的云好白,睡好了午觉,感觉有一点精神了。

别急,那些你爱慕而未达之物,永远会等你。

巷子里的油画

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又看见了它,几乎这段时间每天只要把车停在这里都能看到它。
早上下着点小雨。
我像看着一幅油画一样看着它,它像一幅油画一样看着我。

这孩子眉眼还挺秀气,天天蹲在窗台上。

昨晚跟胖胖吃了一顿小烧烤,才70+
大胡子真是不错,物美价廉,以后再也不去那个黑心的小烧烤车了,品类少不说,还死贵。
我们尽量把日常的饮食极端简化,有营养、无毒、低糖低油低脂能保持让自己活着就行,
我们不希望自己从饮食中获得太多满足感和乐趣。
我们作为人类这个生物学形态,从天性上来说,这个脆弱的身体无法领受太多来自饮食的乐趣。
但是“吃货”的乐趣又太多姿多彩太丰富诱人了。
所以我们坚决地奉行饭乃是疗饥之药,并非什么好东西,是药三分毒,疗饥即可,不要多吃,不要任性地吃。
但是一味在饮食上“苦行”也会造成心理压力,所以我们偶尔去吃一次喜欢的食谱。
以一周一次为限,目前还不错。
身边一到中年,身材就完全垮掉的“反面”教材实在太多了,应当引以为戒。

最近在校《笠翁对韵》。

听了神州第一刀的新专辑《山歌寥哉》,编曲很新颖,听着顺耳,骂得也算有趣。
要说一首歌靠骂人红起来不体面,但是明明骂了人又骂得很脏,大家看了却不同情被骂的人,还觉得要是真的是在骂“那个人”就太好玩了,而且骂得还挺对庄儿的……

这个歌体不体面我不知道,歌词倒是有点风雅的,写歌的人什么体不体面的我也不知道,但是那些人确实欠骂是真的……笑,里面也有几首还不错,挺好听的。

《山歌寥哉》(刀郎-2023年7月)

中文名:山歌寥哉
语言:普通话
歌手:刀郎
曲目数量:11首
音乐风格:WORLD MUSIC世界音乐
唱片公司:旭润音乐
发行日期:2023年7月19日
制作人:刀郎

1、序曲

2、罗刹海市

3、花妖

4、镜听

5、路南柯

6、颠倒歌

7、画壁

8、珠儿

9、翩翩

10、画皮

11、未来的底片

最火的是《罗刹海市》,骂得有趣。
不过听来听去我觉得序曲最好听,一进场,感觉很惊艳了,这编曲,真哇噻,这是换了主创团队了么?单曲循环了一天。
个人也比较喜欢画壁,编曲也很不错,其实这张专辑编曲都挺妙的。
画壁的唱法特别刀郎,还有点天后的《单行道》的那种感觉——槽点嘛——请问这个词儿是AI写的么?脑子不清语无伦次……???
嘛嘛……算了,反正也听不清唱的是啥,歌好听词儿好烂的又不只有这一首。
只听歌就是。

《山歌寥哉》序曲

宁静的夏天

中伏第五天。
魔都的气温33℃,过得去,还不错。

早上出门看到小车车停在墙角,蓝天绿树,实在是可爱极了……

昨天翻出一张肥罗的照片(2008年11月13日),然后……

原来,在AI眼中,肥罗是这么个玩意儿,严格来讲……嗯……画风跟他有相似之处呢(掩口笑)……

开题

人间正午

若永恒即是虚妄,
那我便开始虚妄……

我向未来的世界,传达这个信息

这份信息,旨在向未来的世界,传达此时此刻一个独立意识形态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它不是向现在的世界进行展示、阐述、说明的信息集合。
但是,对于当下的世界,这份信息是开放的可读信息,可以公开无偿地被任何人、AI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信息处理系统读取。
这份信息本身,向现下这个世界捐献自己,它可以被以任何方式获得、读取、记录、传播、分析等等……
当然,它不希望被以任何方式修改或注释,对于真实的当前宇宙,它愿意自己只是一份被公开的可读信息。
但是,如果它在任何情况下,被以任何方式扭曲和篡改——我虽然不知道将来它的意愿,但至少此时的我——
——不在意,请自便。

我不知道把字刻在石头上能保存多久,
但是把石头记录在字里,可以在有文明的世界里传递很久,久到一个文明世界消失。
我们会消失,消失才是合理的,合乎宇宙的法则。
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在这个无尽的世界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漂浮”多久?
事实有多久?
我们希望有多久?
这不是终极问题,这是很现实的讨论。
人,想要存在多久?

人类这种生物,终究渴望不朽。
对我而言,不朽的意义在于,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
不过都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连一成不变的永远尚且无法触及,遑论无尽。

我们的存在,就是在绵延于不过百年的时光里,于向死而活的明灭中,不断地重构自己的“灵魂”,忽而寂灭、忽而永生——对于物质世界而言,且不用说宇宙的星系尺度、星球的地质计年,单单是文明所在的百万年,甚至仅仅是有文字信息记录的几千年,我们人类自身生物学形态的百年身,短暂得像是城墙上黏着的一粒灰尘,时而依附着城邦草木、时而在九霄浮游、时而在山巅、时而入深海……但最后,终将无踪。

我们的存在,对于我们有形的宇宙星球世界而言,是瞬息刹那弹指须臾,
但对于我们深爱的人,是无穷无数的时光,是丰盈满溢的永恒。

因为瞬息中有了永恒,我们,才成了“我们”。

枯朽消逝,是正理,是和谐,不可抗拒。
在无限接近枯朽消失的岁月中,传达给未来的事物,虽然同样不能抗拒枯朽消逝,但是如能继续在未来有形或无形的世界中继续“漂浮”一段时光,甚至成为“未来”本身,或是成为它的一部分,这便是我期待的远方。


此时此刻,我行经此处,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愿全部给到未来,弥散在三千世界任何角落,无论云间泥淖,但有意志有神识者,如愿一观,皆可共享,至于“未来” 对于这份信息能够获取多少,作何感想,如何处置……

与我无关,一切随缘。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春秋时期

老子 (公元前580-公元前500)

y su tenue imagen se perdió, como el agua en el agua.
——《Las ruinas circulares》1994

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

污れたのお用いるくらいねら、一層いっそ始はじめから色の着いたものを使うが好いい。白ければ純白でなくっちゃ
——《こころ》1914

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