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终于把2颗闪闪发光的假牙给装好了。

上一次拿到这种类似珠宝鉴定证书一样的东西还是十五年前,买结婚钻戒的时候。
噫,很好,现在连我的假牙也是有证书的。
也许以后,我们可以买到各种牌子的眼耳鼻舌四肢皮肤骨骼心肝脾肺肾肠子肚子胆子。
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最近比较忙。
评估、巡视、不拉不拉……
熬着岁月,做着这些离了个大谱的无聊之事。
听说再过几个月,斜对角就要到点儿跑路了,我这个隔壁小孩儿都馋哭了。
大概,我还有3年,或5年,或7、8年……或者,遥遥无期。
想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几乎是停下来,慢慢地适应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老头的内蒙之行很顺利。
老太太兴致勃勃地给老姑家挑选厨房和洗手间的门——她对于无限决策细节和“当家主事”这两件事情还是充满了兴致,也好,让她忙她想忙的,她一生像是个旋转的陀螺,不能停,也必须围着“需要她”的人旋转,像是以往一样,她的兴趣在于替人“决策”以及抱怨别人“无能”。
我一直不理解她为何时时刻刻觉得她不介入的生活就是“一团糟”,不管这个生活是属于谁的。
以前我还会试图“劝说”她,觉得累就躲着点儿,她不用事事都关注,他们都会自己处理好的。
事实证明,她掺和别人家的琐事,是有瘾的,如果不让她参与,她反而会觉得失落。
胖胖也说过的,被人需要是不可估量的幸福。
我……不太能理解这件事情。
我不觉得被别人需要有什么可幸福的,我觉得很麻烦。
幸好,我成家以后跟胖胖在魔都“相依为命”——没有任何人来掺和我们家的“琐事”。
我一直觉得,无限决策的日常琐事,非但不能让生活变得清晰,反而会让人变得无意义地忙碌,无端地消磨大量的精力。
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单调、杂乱——像一只不停地追着自己的尾巴团团转的狗,生活乏善可陈。
在我家老太太的心智中,日常的每个细节都有“好坏优劣”之分,都值得去指导、责备、纠正——那些我完全可以无视或者可是可否可有可无的“决策”,我连多看一眼多想一下都觉得是在浪费我的精力,老太太却能非常投入地去思考和判断,再盯着别人去执行——从小到大,我都对这些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小时候轮不到我管,长大后我不在乎,随便这些事物在我的生活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姿态,我在其中漂浮着,随波逐流——我很害怕自己活成老太太那个“兴致勃勃地琐碎刻板”的样子。
所以我只有活成她的“反义词”,不是指跟她的每一个观点“对抗”,而是所有她在意的,我统统都不在意,爱情、家庭、子女、亲友——然后,我获得了我的“自在”。
我建立了自己内心的秩序,我没有从我的人生从清除那些被称之为“亲情”的事物,但是我不允许这些事物裹挟我,嗯,再继续裹挟我——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基于自己而存在的我,“我”上面才关联了这些关系,这个因果,不可逆反的。
能意识到我不是为了周遭的人们和事物而存在的,其实是一件蛮艰难的事情。
老姑家在装修厨房和卫生间,每个家庭都在缓慢而自然地更新修缮着自己。
一直,修到,最后。
老太太想着6月她回东北的时候,让我也回去,看情况吧,6月应该还不是很忙,现在经济状况很差,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前几天还跟胖胖计划着今年回东北过个年,胖胖家的老爷子也74了,应该陪他们好好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