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

又是一个周一。

昨晚的睡眠奇好。
经过了上个“致郁”的一周和“至暗”的上个星期五。
我用周末2天的时间做了一点回复。

说来也是“贱皮子”的人,一直在“抑郁”的边缘徘徊,上周五全天一直被人各种“骂”。
周四晚上被胖胖骂,周五上午被公司副总骂,下午被审计骂,傍晚被总师骂……
然后冒着大雨去送了一份有错误的文件,接胖胖下班,回到公司加班到晚上9点。
心却平静了下来。

为什么?

说不清,好像是焦虑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边缘,一下子藉由一整天的极度负面环境给“释放”掉了。就好像担心和焦虑的事情一下子有了结果——对,也就这样,天没有塌,地没有陷,宇宙没有爆炸,我也还活着。

然后周末虽然还有一点“抑郁”的余波,却已经平复了下来,好像台风之后的海岸,空气里反而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另外的释放感来源于一种隐约的趋向,大意是:既然都已经撕破脸了,要是有一天我把他们这些上上下下的烂人弄虚造假的所有“会议纪要”发给真正的审计时,也不算太没有情份儿。
大概理论上不会有这么一天,实际得看情况,谁知道呢。

老太太家里换了空调和热水器。
也下定的决心在自己城市里种牙,她的事情,她自己决定就好。
愿她对自己的身体足够负责,不要老是图便宜。
当然,连她自己都是这样想的,图便宜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省下钱留给我。
对,我是未来可期的既得利益者,没资格在这个事情做任何抱怨,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是这样根深蒂固的伟大。
但是我猜老太太应该没想过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并没有希望或者说预期自己是这个“既得利益者”。我的诉求只是她能用她一生的积累,照顾好她自己就好。
如果可以,最好不要连累我,如果一定要连累我,请在我能力范围之内连累……

这种感觉有时候也很拧巴。
就好像公司明明给你定了100的绩效,你却非要自己做成1000才算达成。
其实,没必要。

说起最近的“致郁”,我买了安神的药和除湿的茶。
效果不明,吃一段再说,减肥药师交了智商税了,不过上周的节食确实也看到了成效,
体重少了一公斤,但是,估计“抑郁”倾向跟禁断碳水也是有也因果关系的。
啊——精神和身体,也是一种博弈状态,好在,不是零和。

也算还好,我在这个状态下,还有比较强大的稳定自己熵增的能力。
时不时地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和思路,我对于这种普通又平庸的“正常”生活有着强大的惯性,在这种惯性之下,有不会轻易崩坏的既定轨道,只是积累的压力和不顺遂,有时会让轨道颠簸起来,可能有跑偏的风险,但是我也很有经验去清理轨道。

人的心意会变化,就像跟胖胖的交谈里说的。
我们认知的“期望”和眼下的“现实”出现较大的偏差时,也许不全是因为江河日下,也许,是我们的心意有了变化,“不应当”概期待不属于我们的东西,yet。
忆苦思甜是必要的,因为能看清自己必须“逆熵而行”的本质。
未来的我,也许只是十年之后的我,应该会感谢这个明明可以放弃,却还调整之后继续坚持的自己。

但是事实证明,冲突也是必要的,甚至是剧烈的冲突。
真的,痘子不挤,脓总是出不来,皮永远好不了。
挤成个不严重的小伤,反而可以愈合。

有证书的牙

昨天下午终于把2颗闪闪发光的假牙给装好了。

无比光洁坚硬的“钻石”门牙

上一次拿到这种类似珠宝鉴定证书一样的东西还是十五年前,买结婚钻戒的时候。
噫,很好,现在连我的假牙也是有证书的。

也许以后,我们可以买到各种牌子的眼耳鼻舌四肢皮肤骨骼心肝脾肺肾肠子肚子胆子。

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最近比较忙。
评估、巡视、不拉不拉……
熬着岁月,做着这些离了个大谱的无聊之事。

听说再过几个月,斜对角就要到点儿跑路了,我这个隔壁小孩儿都馋哭了。

大概,我还有3年,或5年,或7、8年……或者,遥遥无期。
想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几乎是停下来,慢慢地适应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老头的内蒙之行很顺利。
老太太兴致勃勃地给老姑家挑选厨房和洗手间的门——她对于无限决策细节和“当家主事”这两件事情还是充满了兴致,也好,让她忙她想忙的,她一生像是个旋转的陀螺,不能停,也必须围着“需要她”的人旋转,像是以往一样,她的兴趣在于替人“决策”以及抱怨别人“无能”。
我一直不理解她为何时时刻刻觉得她不介入的生活就是“一团糟”,不管这个生活是属于谁的。
以前我还会试图“劝说”她,觉得累就躲着点儿,她不用事事都关注,他们都会自己处理好的。
事实证明,她掺和别人家的琐事,是有瘾的,如果不让她参与,她反而会觉得失落。

胖胖也说过的,被人需要是不可估量的幸福。
我……不太能理解这件事情。
我不觉得被别人需要有什么可幸福的,我觉得很麻烦。

幸好,我成家以后跟胖胖在魔都“相依为命”——没有任何人来掺和我们家的“琐事”。
我一直觉得,无限决策的日常琐事,非但不能让生活变得清晰,反而会让人变得无意义地忙碌,无端地消磨大量的精力。
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单调、杂乱——像一只不停地追着自己的尾巴团团转的狗,生活乏善可陈。

在我家老太太的心智中,日常的每个细节都有“好坏优劣”之分,都值得去指导、责备、纠正——那些我完全可以无视或者可是可否可有可无的“决策”,我连多看一眼多想一下都觉得是在浪费我的精力,老太太却能非常投入地去思考和判断,再盯着别人去执行——从小到大,我都对这些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小时候轮不到我管,长大后我不在乎,随便这些事物在我的生活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姿态,我在其中漂浮着,随波逐流——我很害怕自己活成老太太那个“兴致勃勃地琐碎刻板”的样子。
所以我只有活成她的“反义词”,不是指跟她的每一个观点“对抗”,而是所有她在意的,我统统都不在意,爱情、家庭、子女、亲友——然后,我获得了我的“自在”。
我建立了自己内心的秩序,我没有从我的人生从清除那些被称之为“亲情”的事物,但是我不允许这些事物裹挟我,嗯,再继续裹挟我——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基于自己而存在的我,“我”上面才关联了这些关系,这个因果,不可逆反的。

能意识到我不是为了周遭的人们和事物而存在的,其实是一件蛮艰难的事情。

老姑家在装修厨房和卫生间,每个家庭都在缓慢而自然地更新修缮着自己。
一直,修到,最后。

老太太想着6月她回东北的时候,让我也回去,看情况吧,6月应该还不是很忙,现在经济状况很差,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前几天还跟胖胖计划着今年回东北过个年,胖胖家的老爷子也74了,应该陪他们好好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