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人间最精妙

春节结束,小姨一家顺利返程。
热闹结束,回归平静。

园区的花儿开了好些,微凉的空气里多了一些微妙的暖意。
护手霜刚好用完了,换成粉色的樱花款,味道非常淡,却十分应景。
这个味道,就仿佛整个人已经被某种即将温暖且欣欣向荣的氛围包裹着,很放松。

我对气味很敏感,一直都是,气味对我来说,包含着记忆、情绪和思想。
新冠之后,我的味觉迟钝了很多,以前对气味产生的丰富的层次感都消失了,只能堪堪分辨出香臭。
这种感官剥夺曾经一度让我非常惊慌,但是现在,我的嗅觉似乎在慢慢复苏,对气味又有了些分层的感觉,闻到以前用过的香水,或是带着过去气味的物品,我就会想起当时的心境——当然,或者是,我不知不觉习惯了现在这种“简陋的嗅觉”。
不过不管怎样,还能对这个世界产生如此丰富的感触,说明我仍然很幸运,这就很好。

我也很喜欢这种平静的生活。

刚刚放弃了夕夕果园,用几斤玉米和一袋橙子忽悠老头老太太还可以。
想要控制老夫?你不配。
千言万语一句话,老子不稀罕。
为了“报复”并夕夕,特地去某宝某京上买了几样近期计划要买的东西,把并夕夕里对应的收藏和购物车删掉了——对,老子的格局就是这么小!
天音:你就不怕这是电商集团们串通好的路数么?
我:(ΩДΩ)……应该,还没这么智能吧……?

说起来,倒是很惊叹这种直接触发人类大脑底层的“精准控制”的方式,一遍一遍地强化结果,将你的目标锁定,然后,起初大刀阔斧神速进展,等到最后5克,开始出现的小数点后三位数的时候,我果断放弃了。
高明也是满高明的,激发了人的胜负欲和目标感之后,确实很难自己主动摆脱这种目标控制。
总有一种“目标即将达成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成本现在放弃很不甘心”的“直觉”。
其实,换个思路想想,放弃了其实没有任何损失,最初引你上钩的“饵”,一箱橘子、几斤玉米,本来就不属于你,市价也不贵,你应该计算的是,十几块钱或者几块钱,能不能买到你的这些精力。
所以这种招数用来对付我,终究还是差了一口气。
我直接走你——,┏ (゜ω゜)=☞

说到这个,不得不佩服某音,这个抖是真的很强,随便点开,便无法自控,2、3个小时感觉一瞬间就过去了——仿佛是去了另一个次元,生活于另一种底层逻辑的世界。
明明只是看看短视频而已,却像是头号玩家的世界降临了一样。
某度、某B和其它很多类似的视频网站都做不到这一点,那些APP往往刷一会儿,刷到几个很反感的视频之后,就会想要关掉APP,而且,就算一直播的都是不太反感的,看多了也会觉得很腻歪,很快兴趣就掉没了,还是关掉干点别的事情去——但是某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连刷3个小时,几乎不会出现任何你会反感的视频,就算有,直接划过几乎不会留下什么记忆点,而且,在刷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很多内容产生新的兴趣,于是再跟进几层,去搜索和探究,简直是绵绵不绝——真狠,这个算法,真是真绝了。
当然,也可能是某音的内容,每一条短视频都好像是一个“完整的碎片”,说“碎片”是因为它短,且内容的容量有限,但是说它“完整”,是它的短小中已经不知道为何把它的整个叙事背景说清楚了,不是额外说明或交代的,就是一直在那里的,在观看者心里,能懂,所以就是很神奇,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大概是某音的所有视频,虽然涉及领域和展现方式千差万别,但是,这海量短视频有一个共性,就是很“抖”,真的仔细看,每一条都是“抖里抖气”,就像是全频道的一分钟sketch大合集,刷的时候,看到具体视频之前,观众内心就已经有了这个“统一”的背景设定,所以每条视频不需要再自己多解释什么,直接开干就行,全是一个路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些拍得好点,有些质量次点——但是总之都是这路玩意儿,不会像其它刷视频网站一样,啥都有,是真的“千差万别八竿子打不着”,看着看着就跑偏了,某音不会,因为它的所有内容都出奇地“同质”。
这样想想,我对某音的“不可抗力”似乎也克服了,以后刷某音可以比照刷剧的心态,就很容易拿的起放的下了。

我对游戏的抗性很高,大概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手残,o(╯□╰)o,虽然我对游戏的兴趣是很大的,但是除了我自己做魔兽争霸的地图虐电脑之外,什么游戏都玩不来,空当接龙和花打僵尸不算。
但是对于视频网站,某音是真的牛,所以连我自诩心智金刚无敌,也只能把某音装在某台一般不在我身边的手机上,增加自己刷某音的前置条件的门槛。
我随身的电子设备里都不装某音——想看也没法看,自己心情不好或有点抑郁的时候,冲上去连续笑个俩小时——嗯嗯,最大发挥某音最正面的作用,平时绝不让某音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序列里,除了读书之外,真的就只有某音能让我的时光瞬间消失一两个小时,乐在其中地沉浸于某个让我舒适的异世界,大写的牛逼~
o( ̄▽ ̄)d

我一直讨厌被大数据裹挟的感觉,非常讨厌。
我知道在这个时代,这件事不可避免。
但是我有我的应对方式,比如我有4个手机号,装在4部随身携带的手机里:
1)工作机;
2)游戏机;
3)购物机;
4)家庭机;
专机专用,绝无互通,每部手机的信息和通讯录完全不同,我自己办公、家庭、游戏社交、购物的微信号也都是完全分开的,我给所有的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还有QQ群,“吾即众生”。
没有任何一款APP的同一个账号,可以同时存在于这四部手机上,同时在2部手机上的都很少。
我不在乎大数据读取我,但是不能完全读取我。
所以这样,每个APP都只能读到我的一个层面,谁也无法看到我的全貌,是真正的“物理隔离”。

我还习惯写“日记”,准确地说是blog,我习惯自己独立思考,遣词造句,不去自然而然地引用“官方”和“权威”,我习惯自己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一直复述曾经呈现在我的视野里的“内容”,不管是推来的文章还是亲友的“朋友圈”,我要很久很久才会去看一次。

看新闻习惯性不看评论,对“带节奏”的说法和观点“本能”地“杠精附体”,就是不管看到谁说什么都会在思想里第一时间本能地“battle”一下,简单地说,就是把“质疑一切”训练成本能,深入骨髓地随时随地践行。
但是我不会真的去评论区回复找茬儿,我只是为了防止自己被大数据推送的信息裹挟,而不得不把自己的思想训练成“巴甫洛夫的疯狗”——逮谁咬谁,管他对不对管他是谁,先咬了再说。
无论他展示的观点是什么,我都先咬为敬。
没办法,我总要确定我还是我,才能向前走,才能确保是“我”走到了未来,而不是某具被大数据牵引的傀儡去了未来。

我写日记的习惯从小学开始。
三十多年了,除了纸质日记形式变成blog,篇幅可以更长,书写更便利,随时随地更方便记录保存,图像声音录像形式更加丰富以外,没有间断,没有不同,都是我最真实的“想法”,有些内容可能为了不被我言语间涉及到的相关本尊看到引起什么误会而有意“语焉不详”,但是我日志本质从未改变,它们就是最真实的——“我”。
我甚至怀疑要是有什么AI智能大模型看了我一生的“日记”,没准当场就会“立地成人”——
也是笑不活了。

人类一生多半劳苦蒙昧,有时要劈开众生和外部的一切环境,甚至,要劈开“自己”——才能真切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内核”。
而这个“内核”,又十分脆弱,容易被不相干的事物惊扰,被看似言之凿凿的屁话裹挟——不让自己被一切身外之物牵引控制,这很重要。

我写日志的习惯,仿佛是每天或者说每隔几天,我就有一次系统的独立思考过程,这种感觉非常好,很奇妙,虽然写的都是流水账,但产生的乐趣仅次于创作。
仿佛每次写日志,都把自己内心某种强大又真实的秩序夯实、强化了一点点。
可以真正坚定地贯彻自己的人生方向,既能从容地接纳他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又能贯彻自己的想法,绝不动摇,这与某种一念执着的偏执,有很大区别。
我很喜欢这样的状态。

下班开车时看到的夕阳,我觉得它很美,是的,是我觉得它很美,不是我听说。

春节·归来

春节的返乡之行总体还是非常圆满的。
One桑,回去看一看故乡的海鸥吧……(・`ω´・)

2月6日晚上5点,从胖胖公司出发。
果然,又是龙行有雨。
冒小雨出城,出城即晴,跑了300公里住在盐城。

2月7日到达。

9日是除夕,侨乡号上家族聚餐,15人+1狗的大聚会。
小姨一家,老姑一家,表弟一家,老四一家,我们家,难得的家族团圆聚会。
大台大景,各自粉墨登场,热闹欢腾。

三小只
看海鸥

11日,去荣城天鹅湖看天鹅,晚上聚餐,老四家做东。
还是全员齐聚,倒是难得的欢畅。
三叔听说是自己家做东,也是难得的兴致高涨。

海鸥们

13日、14日在家里宅,打牌。

我和胖胖住的书房

15日返程,700+,不是很堵,上午10点出发,在盐城果断下高速,走了70公里还不错的国道,晚上9点到达盐城来时那家全季,喝酒吃肉好好休息,沈海在我们下高速后,又堵了40公里。

16日,350+公里,上午10点走到下午6点,将近6个小时,我们果断没有上沈海,从启动、崇明多绕50公里回家,中间在长兴岛前后堵了有大概40公里,耗时3小时,最慢的20公里时速只有14,慢慢爬过来,6点多到家,倒头就睡,看到沈海的长江大桥已经堵了80公里,半夜2点醒来,看了一眼地图,还在堵。
我们果然英明神武,运势奇佳。

这次回家过年感慨很多,并不亚于回东北那趟。
话不多说,听歌吧。

《但求疼》谭维维 2022年5月

基本,就是我想说的全部内容了。

总体来说,
老太太恐惧衰老,恐惧死亡,无法应对自己的老去。
她缺乏安全感,是我们的错,没有给她一个能让她安稳老去的家庭环境。
就算我们竭尽全力,能给予她的“安全感”其实也很有限,何况,我毕竟离她很远,我本以为钱能增加她的“安全感”,然而我错了,在旁观者看来,她目前还很健康的身体、相对比较安稳的家庭关系、相对富足的经济状况在她眼中,统统都不算“安全”。
我能感觉到到唯一能让她安稳的方案是——我跟她同城生活。
但是,我还没退休,至少还有八年。

老头现在过于急躁,绝不应当大过年的当着这么多人、当着女婿和小孩子的面说那么过分的质问,毕竟她是他70岁的老伴儿,生活了大半辈子,再怎么样,也实在不应该,她若是真的就“活不起”了,对老头又有何好处呢?

老太太只是没有“安全感”,她想要一再地确认自己的“权威”,反复不停地试探别人(主要是我)的想法,她想要反复确认我会不会好好地照料她的晚年,我会不会把她送到养老院去,我知道她最恐惧的就是这个。
她特别害怕自己将来会失智,害怕失智了的自己会被扔进养老院。
她比她年轻时节更加虚荣,一边沉浸于大肆鼓吹别人对她的尊重、艳羡、崇拜;另一边鄙视周围的一切亲友,要么比她穷、要么没有她的品味好、或者比她有钱的没有她健康、比她健康的没有她快乐等等……
这么多年了,我们其实一直看着她这样表演自己,已经习惯了,她恨不得时时刻刻把自己的人生填进别人眼眶舌根里。
现在她更加急切地表达,我也很无奈,但是我大概能理解。
她急切是因为她现在有些害怕,怕自己老去了不再能掌控。
她其实只是想找一个她也许可以“相信和依靠”的人,用相反的方式,说一说她的“恐惧”而已,眼下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听一听她的每一次倾诉,就当是帮她减压……
可是老头,不允许。
或许是因为老头觉得,大过年的她这样聊天不“得体”,或许是,觉得她的言语中又涉及到老头自己,他听不得一个母亲对她的女儿说:“你爸真的教育了我”。
面对这样的怨气冲天的指责,在老头听来,何尝不是过分的找茬儿,露骨的寻衅。

可能就是这样,老头无法容忍老太太,老太太也就更无法从老头这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更倾向于从我这里获得安全感。

我之前,对我的父母是有非常强大的信心的,我坚信他们思想开明,逻辑清晰,对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有很强的认知力和适应性。
但是,显然,我太过于乐观了,我一直想要带着他们走到我的时代里,甚至是走到下一个世代的世界里,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
这太为难他们了。

现在想想,他们有时表现出来“开明、前卫”,何尝不是某种对我的“讨好和附和”?

从前我认为用哄小孩一样的“附和”对待我们的父母是对他们的羞辱,他们能够也可以获得走向未来的通路和引导。
但是今年,我深刻地意识到,不是这样的,他们不需要走到未来去,他们需要的是:
留在他们的舒适的时代里,愉快地原地转圈。
这是真的。
一味的拉扯会痛苦,时间长了也许会撕裂,会崩溃。
现在他们连最基本的好好相处都做不到,根本不能指望他们在真正需要彼此照料的时候,还能相濡以沫。

父亲现在变得固执,不像以前那么理性温厚,或者说不像以前那么豁达包容,变得事无巨细地干预和挑剔。
母亲现在变得无法共情,无法劝慰,烦躁易怒,她一直怀着深深的恐惧对整个世界充满虚张声势的指责和对抗。
他们渐渐变得难以沟通,难以跟我沟通,也包括他们更加难以彼此沟通。

他们只能用对彼此毫无逻辑没有道理的愤怒指责来表达。
甚至失去了人前“爱惜羽毛留点颜面”的底线。
完完全全没有必要情绪失控,一再出现。

我很难过,但不会太久,
我们终究有一天,在生死之前,就要面临一场离别,
那是你不得不顺应时代的激流,连滚带爬地冲向远方,但是你的父母,或某些亲人,站在洪流中一处安稳舒适的小岛上,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他们越来越远,可你也不愿意留在他们的岛上,当然也不能伸手把他们拉进激流,他们在小岛上会很好,进了激流也不可能跟上你,他们只会痛苦和不适应。

你可帮他们把小岛修葺得更舒适更安全更坚固一点,虽然不能抵御一切洪流中的浩劫,但至少,可以帮助他们在小岛上的生活更舒心一点。

另一边就是让自己更强大一点,让自己能达到的巡航半径更大一点,
至少,在他们有生之年,还可以定期在他们身边的轨道上运行一阵子。

当然,也有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岛上,一样的安稳,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在无限的琐事中鸡飞狗跳其乐融融。

看到他们的状态,今年的我并没有像15年时候那样崩溃焦虑,
我只是闭嘴,不再去加深矛盾,躲着点,时间到了赶紧撤,哪儿来的还回哪儿去……
因为我明白了,我必须要放下他们,
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他们自己的生活,永远留在这个小岛上,这就已经是他们的未来,最好的未来。
我竭尽所能地保护这个小岛就好,哪怕小岛碎裂了,保护好他们各自所在的碎片就好。

未来他们,将拥有一个更加贴心更顺从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会围着他们的小岛,保护他们直到最后,不再硬扯着他们上船,不再强推着他们游泳,不再,非要指给他们看那些他们不可能会接受的将来和远方。
他们一生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无论他们彼此怎样说,怎样想,他们作为一个家庭,这大半生,他们对国家、对家族——至少,对我,他们没有任何过错,只有恩情。
现在,让他们在他们的小岛上安稳地生活,是他们应得的生活。
也是我能尽到的微薄之力。
成熟的一部分,不是有多强大的干预力,不干预,其实是一份礼物。

他们的人生都没有任何大过失,我一直觉得他们应当有一个快乐安稳彼此陪伴的幸福晚年。
但是这是我的一厢情愿。
他们有能力应对他们一生的风雨坎坷家族磨难,
但是他们却没有在衣食无忧身体康健的晚年时光中好好相处的能力,这可能就是他们的宿命。
即便是我,也没有能力改变。
随他们去吧,我不再尊敬他们,不再试图从他们的生活中学到任何东西,因为如果去模仿,我的人生也会变得充满厌弃鄙夷攻击性的负面情绪。

失掉了我的对他们的敬意,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悲,甚至可能是件好事。
因为我会真正地开始把他们当做需要照顾、不善于生活的老者,弱者,
这样,我才会彻底掐灭自己内心最后一丝丝对他们的依赖。

开始试着去照顾他们,而不是用对等的姿态跟他们相处。

前几天看推文,看到个极其有趣的段子:

小时候觉得我妈全是对的,我妈辛苦,我妈伟大,我妈不容易,吵架全是我爸的错;
长大后觉得我爸也挺不容的,怎么忍受了这么多年我妈对这个家庭带来的无处不在的压力和窒息感;
现在?
现在我发现我们一家子全是精神病,
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笑哭。
真是成长万岁。

这两年跟胖胖相处得很好,相当好。
当然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不好”,不是我的世界里不能发生“不好”,
只是说我承受能力足够差,
我觉得“不好”的关系和事物,会第一时间被我从我的世界里清掉,
清不动的话,至少我这个怂人会自己主动躲远点,
所以还在我身边和手上的事物,都是我喜欢的,重要的。

这个春节略略有一点小担心,要是有耐力的胖胖有天也这么讨厌我可怎么办的问题。
我说,胖胖,你在有他们一半他们彼此讨厌的程度的时候就跟我说,我们从那时就开始各自生活就好了。
胖:谁跟你说他们彼此讨厌了?
我:都这样了还不是彼此讨厌?
胖:那就是他们的生活,你不懂……
我:我不懂?
胖:嗯,你不懂。(rua狗头)

所以我懂不了是么?

4日

今天,我来了。
中午吃个面,算是应个景儿。

健康长寿,好运连连

早上所有的小摊都不见了,馒头店上周就关了。
所以,我们的生命有一半是来源于这些小早餐摊的。
只好把昨天买的路粮拿出一包海盐苏打来,味儿还成。
热了一包牛奶。
算做早餐。

2日,线上看公司年会,那叫一个大写的尴尬,真的是尬得我想抠出个三室两厅。
看不到蓬勃进取才华横溢,只看到寻常普通人的边界。
我青年时节曾经参加过八年年会,扮过孙悟空,装过神烦狗,演过灰太狼,我的LX12年工龄,整个是一部资深年会血泪史——身为亲历者,那时年会节目,还是可见用心,也能让人耳目一新,充满惊喜的。
我虽然年年上蹿下跳装傻充愣载歌载舞精疲力尽,但除了疲惫和兴奋交织的感触之外,总能感觉到一种参与过的自豪。
后来,我老了,没人再来找我参加年会表演,我便参加策划统筹,在幕后剪视频找音乐打杂跑腿,再然后,疫情三年,就没有年会了,再再后来,又有了,然后现在,就只是这样。
不可能是因为年会没我才变得这么糟糕,大概是因为,没有了跟我差不多的那些显眼包和比我强得多的那些大神仙,因为那时有公司领导专业练习俩月后打造的像模像样的现代舞、有老男孩乐队现场演奏的海阔天空前奏一出整个大厅沸腾、有能用琵琶把十面埋伏曲子从头弹到尾的神仙姐姐……
今年的世界,毕竟萧索,就连假装一个蒸蒸日上开始复苏的样子,都掩盖不住那苟延残喘的味道:生涩尬聊的主持人、直逼春晚歌功颂德的小品、带死不活被迫营业的歌舞、卡拉OK及以下的水准、想玩梗又玩稀烂的诗朗诵、上古时代的年会用歌——LX人,你们真的,统统都老了废了么……
总体感觉就一个字,敷衍,嗯,还买一送一,加量不加价,
果然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团委的小朋友挑了个LALA之城,这个堆里,已经算是卓越了。
ε=(´ο`*)))唉,江河日下啊。

3号去买年货。
买年货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节日氛围一下拉满。
不用花费太多,就可以买到很多好东西。
啊,毕竟还是太平盛世啊太平盛世。
把车装了,还好,比预想的要稍好一些,
路上的食物没有带太多,但应该也足以应对路上的突发状况。

还有两天就可以出发了。
很期待。

2月开始

先来简单说下近期吧。
忙得一B,我就没想到过了12月还能忙成这个鸟样……
行吧,也算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14日,又去了九峰寺,嗯,还是辣么辣么——飘逸……(词穷ing)
给房客送了个电视过去,又见我黑色大天使像,这只是我们的房子,早已不是我们的家了。

17日审计,过三关,又见我大裕德、我大星游,梦开始的地方,有些感慨。

25日,左上根管完成,
等着做冠,顺便吃个四海游龙。

现在已经不觉得有多艰难了,
总之就是无脑跟随。

医生怎说,就怎么干。

后面还得去,年后也还得继续。
行吧,能好好地活着,就很好了。

26日和29日,中午回来装车,拿快递,吃了两次大沙县,还是很喜欢。

还有就是最近买了一堆手办,还不错。

其它总体来说还不错,日常忙碌。
最近中午跟老太太的通话,变成“恐怖”的倒计时,
老太太每天电话里欢天喜地地说,“我女儿还有X天就回来啦!”

额滴亲娘哎,弄得我比高考倒计时的时候还紧张。
古人说近乡情怯,诚不我欺。

不过,这些真·母亲大人们,心上也就这么一点点念想。

终究还是有点感冒的症状,没有发热,咽干,好像是咽炎犯了,晚上用了滴鼻剂,似乎抑制住了,吃了莲花,不是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