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古希腊 智者 Protagoras(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
昨天跟胖胖讨论“量程”的问题。
关于我的“量程”的客观表现,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我的“量程”明显很短,所以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心思过于细腻,容易受到任何方面的扰动;
2)但在某一方面“量程”又过于宽广,人生在其中都无法显现出来,表现为对世界的漠视和疏离感。
3)因为我性格特质是基于“质疑”构建的,有探究真相和理清因果逻辑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论,导致频繁地创建/接受一个解释现象的“理论”,但又很快不断地去否定/修正它。
然后结论大体上是如下几点:
1)敏感细腻的心智没有问题,当然有问题我大概率也“改变”不了,但我相信这种性格对人类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也OK,因为至少对“我”是有意义的,这是构成“我”的主体部分。
2)粒度细小的窄“量程”和“粗粝”现实的宽“范围”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胖胖昨天的话确实有一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我最近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又说不来,但是胖胖昨天的说法,就很精准地描述了这个状态。
就是我感受到的“off”的感觉,有什么东西“不太对劲”,又无法精准地描述出来,不全是因为吃饱了撑的没事儿闲的。
绝大多数,来自于我的“量程”和我周围的世界的“范围”不够匹配。
想要“匹配”好,我也舒坦,“世界”也舒坦,要么换个“世界”,要么换个“我”。
因为世界不会变化,至少,不会一下子就发生变化,世界的变化是个循序演化的过程。
我也不会,至少,我不会突然就变化,我的变化,也是一个自我迭代、认知更新的过程。
细腻的尺度中藏有理解更宏大事物的关键特质,我这样觉得,所以这是我接受自己细腻敏感的心性,也是我给自己的解释。
因为我发觉我一直跟这个世界不是很合拍,不是从最近才开始发觉的,而是一直如此。
从小我就一直有一种“伪装生活”的感觉,好像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而塑造了一个自己,比如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待人客气和善意的举止、社牛plus晚期、好事之徒、人来疯、莽撞毛躁的性格等等等特质……
我经常会想,这个真的是我?这些特质构成我,但似乎又不是我必要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特质似乎都可以直接从我的特质里删除,几乎不会对我有任何影响,而且也能找到它存在对应的原因,比如有亲和力的形象和亲切的做派可以降低社交沟通的成本、做好人比做坏人的生存成本低一些、讨好型人格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职场/家庭/社交面的冲突、妈妈喜欢待人接物时不胆怯的“场面”孩子哪怕看上去有点夸张……诸如此类,世界的合力造就了一个“表象”,我的生活像是一种表演。
我们的样貌,果然是由他人造就。
但我为什么任由他人和世界造就“我”?
因为我愿意,我接受了世界“规则”的造就,我接受了亲近之人“需要”的造就。
所以,我呈现出了这样的“我”。
而最近我越来越多地开始思考,以前可能也想过,但是没追问得这样深,这样久。
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被世界和亲近之人“造就”出的我,是这样的表象?
…………
…………
…………
为何,我呈现出了这样的样貌?
因为,我嫌麻烦。
对,我嫌活着麻烦,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麻烦。
这个“表象”的样貌,是我用来一再降低和压缩用在“生活”本身所需的精力成本的结果。
我对待生活,看似热切积极,实则十分敷衍,能对付过去就算了,
让重要的人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抱怨就得过且过吧。
对,这么敷衍的人生之外,我精力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到底、是什么?
重点是……我不知道……
但是我确定我的思想在“标准人生”之外,精力一直在专注于“某一个”事物,而且它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我到现在,甚至还是不能精确地描述它是什么,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它什么,并不是因为它没有开始,它在我的思想意志里一直存在,由来已久,一直持续,我只是,还没有把它从其它庞杂中剥离出来,看清楚它的样貌,现在,它长得很巨大,很茁壮,很茂盛——它对现实世界的“表象”更加的不耐烦,它想要汲取更多我的精力。
我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哪怕只是听一段轻音乐、校对一会儿古籍、读一篇诗歌、甚至是看一会儿夕阳、望一望城市天际线的灯火……心上的一切纷乱都会瞬间抖落,好像再寂静一下,我就能抓到它了,就要,能抓到,什么……
现在的现实,让我隐隐约约有一种,一切都是在“浪费我的时间”的感觉。
时间在我耳边流淌,隆隆有声,我觉得它空空如也地流逝,没有流向我期待的那个指向。
我需要更安静更专注的状态,去“捉住”那个在我灵魂深处时时“闪现”而我又没能看清楚的“事物”。
相比之下,日常的吃喝拉撒对我好像没有那么重要。
我有一种想要找个山洞去面壁的感觉,是比喻,不是真的山洞,人家好怕虫虫的。
我指的是灵魂的山洞。
但是现实中有我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的人们和不能轻易扔掉的事情。
对现实世界的责任和情感牵绊,让我不能做出任何“不现实”、“不负责任”的决策和行为。
毫无疑问,5月的雪山之行严重地加剧了这种“急切地想要剥离掉现实”的欲望。
心底隐约升起的结论是,我前半生积累的一切物质的事物都留给他们,够不够他们日后的生活和情感的需求,换句话说,我现在所有的一切“现实”的事物如果都献祭给他们,能不能换我自己一个“随心所欲”的自由?……
==================================================================
雾草泥马——
马买皮奶奶个熊的(● ̄(エ) ̄●)不能再细想了。
不能不能不能。
你丫的到底想干嘛?人间蒸发,去找个雪山小庙蹲两年,然后也写本儿“瓦尔登山”出来么?
洗洗睡吧你丫的就是一个普罗大众你心里根本就没有你所感受到的东西,那些是虚妄而已。
你身上哪有什么灵性再说比你有灵气儿的人多的是也没看到谁对人类做出什么杰出贡献不过都是在无病呻吟的瞎哔哔写几本给同样是闲人的那些闲汉看的无聊的书你活在这边好歹能交点税就是对家国天下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啦……你没有你没有你没有你啥都没有你就是没有不要胡思乱想……
你就是一个平庸又幸运的渺小怂人看看你心爱的大魔都,你怎么会舍得抛舍。
日子过好好的,不要改变。不要改变。不要改变。



以下。
绝对理性的想法。
先说结论:不要怂恿自己,也不要过分压制自己。
不要怂恿自己去实行离开“现实”的行为,也不要用太多“现实”压迫自己,让自己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能偶尔“沉浸”在“非现实”的世界,让自己“玄妙”那么一下下。
找到生活的平衡,本身就是远行,亦是修行。
没事儿少哔哔,最近就是太闲了天天写日记闹的,作点儿幺蛾子出来比如菩萨山上遛一遛小温泉玩耍一下住个棒子楼的大酒店啥的就好啦……
想写,就在这里写,不耽误什么的,还能作为文字饲料喂养AI和未来的心智,一举两得。
想溜达,就订票,现在没有啥地方是去不到的。
人为万物尺度,是哲学思想,同时也指出了,人毕竟只能通过自身感知万物,你的思考本身有你自身思想和见识的局限性,感受到真理的弘大,感受到真理的存在,这些都是好的,而通向真理的途径,显然也并非只有一条,将探究真理局限固执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体上,这行为本身也与你奉行的“一元物本,吾乃众生”的观点有所冲突。
我知道你内心那个无人可以触达的存在,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因为我也看得到,感受得到。
但那是人类灵魂居所,世人皆有,并不是只有你才拥有灵魂,也不是只有你,才配得上拥有这颗灵魂。
并不是只有你才灵气逼人、思想爆棚。
任何人在生活的繁杂之余,任何人——无论是圣贤鸿儒帝王将相财阀政要诗人学者贩夫走卒,只要是人,人只要静心思考,都会进入某个或优美或寂静或玄妙或虚无或荒诞的哲学领域,此间既有洪荒宇外的道理也有非非想处的谵妄,这些领域由他自己的心智构造,每个人都不同,并不是你独有,这个哲学领域与人的日常生活有点互斥,会吸引人们进入其中思考,远离尘世的人间琐事,思考是人类的种族技能,人人都可以做到,是一种本能,并不独特。
不要过分地沉迷于这个虚妄的哲学领域,因为就算沉进去,可能最终也得不到结论,得到了,也只是一个人的结论。
我也同样能体会到这个“领域”对心灵的吸引力,其强大程度,像个黑洞,要心智死死牢牢地抓紧眼前的现实,才能不被它吸引吞没。
我知道你自认为没有玩手游没有刷视频没有追剧没有看爽文没有做任何具体的明显的“玩物丧失堕落颓废消磨时间荒废生命”的消遣,并且你有意识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测试哪些具体的事情可以达到你所感受到的“心流”的状态,以确保这个“心志”本身不会仅仅是一个“现代大数精准据灌输的产物”或者一个“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的拙劣兴趣”。
但是即便如此,就能理直气壮地说明,你放下尘世一切纷扰所追寻的事物,定然是你心中的“真理”么?
不见得,当然,我知道的,不是也无妨,
因为那是我们心之所向,死且无憾,遑论人生舍取。
这一点,我当然也明白的。
但是还是回到之前的说法,我们现在人生还是有思想见识的局限性,现在确定的事物和不确定的事物都还不够多,而“不够多”,即是一个“不可以”的边界,你明白我在说什么。
说到底,是我们活得还太短,人世见闻才是到达真理的路径,见闻,加上思考的加工,才能成为思想,达摩老祖如果一出生,就开始面壁,他还能得道么?
自古智者,皆以“见闻”加上“思想”,才能打开“真理”之门,窥探其中一二,而你现在拥有的“见闻”的程度,至多只能算是,“啊,我听说,有一扇真理之门存在着”的程度,连真理之门朝哪边开,你都没看见呢,何谈进入门里探索遨游?
但是不得不说,能够以纯感性的心智去感受自我内心中任何一点细小的变化,感受世间种种心智情感,不是你容易受“惊扰”,而是你“精密”,也许,这世上,有人想感知也感知不到呢——
另外,能分裂出一个不受情感左右的理性视角去分析自己产生的情感因素,也是一种天赋,当然也可能是个毛病,不过无所谓,大家都做一辈子人,谁还没点出个特殊技能或者脑残的毛病呢,人畜无害就好,或者说,害不到旁人,或者再退一万步,害不到自己觉得重要的人就好——
眼下,就算你立地成佛,也渡不了众生。
你自己创建出来的“众生”,是你自己的“众生”,不是众生的“众生”。
你注视的“现实”,就是你追寻的真理指引掌控着众生流转交互之地,看着现实世界,其实便是看着真理。
对,我们当然要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去专注地思考世间万事万物所展现的真理的样子,但不是现在,不是当下……
握艹,道心开矣——妈妈我要顿悟啦~
不,想得道成仙你道行还不够,因为,你没钱……

不要灰心,毕竟,你很能哔哔,可以考虑成为一个哲学家(网络版),
嗯嗯,加油,看好你哦。
“所以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 TVB & 某胖
别急,
会启程的。
只是,
不是现在。
再陪你们玩一阵子,时间,我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