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The Way (Bonus Disk)》

表演者: Zack Hemsey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数字(Digital)
发行时间: 2011-10-03
出版者: Zack Hemsey Publishing (ASCAP)

简介:
  This album contains bonus content from The Way. It is a collection of various instrumentals and alternate arrangements.

当前曲目:The Way (Instrumental)

曲目:

  1. Vengeance (Instrumental) 06:33
  2. Vengeance (lyrical mix) 06:33
  3. Vengeance (lyrical mix) (Instrumental) 06:33
  4. Redemption (One Chance) 02:50
  5. Graven Images 03:48
  6. Waiting Between Worlds (lyrical mix) 04:15
  7. Waiting Between Worlds (lyrical mix) (Instrumental) 04:16
  8. Waiting Between Worlds (Instrumental) 08:15
  9. End Of An Era (Our Humanity) 01:40
  10. See What I’ve Become (Many Worlds) 01:58
  11. The Way (Instrumental) 07:04

你来么?……他问道。
嗯……他回答。
他那么安静,就像他不存在一样。
雾草,老子已经脑补了八万字的虐恋爽文出来,这个作者就是我说过的那个神棍作曲家。
西塘野菊道人听歌YY

中元节

中午食堂吃好饭,回来摔了一跤。
左手无名指破了一点皮。
回来洗干净,酒精消毒,贴个邦迪。

早上开车上班,差点追尾。

嗯嗯,今天果然很邪门。
按老太太的说法,得吃鸭子,压一压。
o(╯□╰)o。。。

============================

Tony Anderson的专辑《Chasm》,
嗯……我已经不想再推荐这个类型的音乐了。
但我自己依然偏爱这种优美、致郁、不太“吵”的音乐。

昨天听说胖胖的一位同事被确诊了胃癌。
他公司里同事们都为患者捐款,40人捐了大概3w,
胖胖也捐了500大洋,还太息曰:囊中羞涩,聊尽心意吧。

也行吧,愿这位老哥有惊无险,渡过难关。

============================

今天给胖胖续了商业医保,换成了平安家的。
嗯,45岁之前还能打个折。
很nice。

我们的性命,值多少钱?
我们拥有的事物,值多少钱?
我是说,命得话多少钱续,失去的,花多少钱能重新构建起来。
物质的东西有重构的可能。
记忆的东西呢?
要是忘记了呢?

我们一生能真正拥有多少时光?财富?情感?记忆?
那些,真的属于我们么?

近期的恍惚感飙升,
看身边的一切都无比虚妄。
从雪山回来,我几乎就一直持续这个状态。
我有应对自己这个鸟样子的经验,
但是这次持续的时间特别久。
我甚至感觉,很可能,我下半辈子会一直都是这样。
是这样就这样吧,那又怎样?
笑……

“期待未来”本质上与“追悔过去”一样——
愚蠢。

手中紧握着的当下又是如此虚无,
漂浮着的我,会漂到哪里?
——我也,很好奇。

============================

有个暑假就好了,好想花上一阵子,
把我那个“收音机”文写出来啊。

============================

晚上胖胖加班,都9点了才回来。
我们又出去买了个^(* ̄(oo) ̄)^二师兄的耳朵来下酒,顺便买只鸭锁骨继续压一压。
最近睡眠质量好的不得了。
果然下定了决心,“能混一天是一天”之后,心上无毒,睡眠奇好。

cyberpunk

现代社会,2023年。
人类整体的物质生活进入一种比较“丰富”的状态。
但与此同时,内心的虚无感也在与日俱增。
越来越廉价的“电子粮食”充斥着整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廉价,但是越来越“劲道”十足,越来越过瘾,
人们的大脑被调教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迟钝。
被动接受,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迷失感在人群中蔓延。

刷,变成一种生活,甚至代替生活本身。
以前我们认为,刷碎片资讯有害、刷零散知识点有害、刷断章取义的热搜有害、刷短视频有害、刷猫厂有害……总之刷什么都有害……
主动创作越来越少,大数据用量产的碎片资讯,每时每刻无孔不入地精准冲击现代人的大脑。

嗯,很好。
这世界越来越cyberpunk了。

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主动误导我们。

人群像蚁群。

现在想想,其实也没什么。
其实我还是挺吃赛博朋克这一套的。
2077,我大概率也是赶得上的。

刷呗。
没有办法从刷里获得乐趣的人,或者沉迷在刷里的人。
不过是殊途同归,没有区别。

上个周末在跟胖胖讨论关于“真理”的问题。
胖胖的理论也很有趣。
等着被“真理”砸到狗头,和主动去探究“真理”,其实本质上也并无不同。

乐趣来自于古典文学还是爽文其实没什么区别。
对时间和宇宙来说,没有不同。
对当下的每个人来说,都只是经过一段乐趣而已。

我不由得疑惑,我们的脑子,真的是我们的“脑子”么?
它难道不是用来构建别的什么存在,体会别的什么乐趣的硬件的一部分?
我们从这个物件儿里获得了什么乐趣,根本就不重要。
因为我们只是别的什么东西的一部分,可有可无的一部分。

============这种想法要不得的分界线============

本来想鼓励开导一下“迷失”的自己,
结果仔细一想,好像脑子跑偏得更厉害了。
我真是太nice了。(扶额……)

都是小事儿,构建心理秩序和宇宙虚无主义神马的每天都要反复拉扯几次,
都是日常。
嗯嗯,我就是那类“古怪”的人,
专门从各种跑偏的脑浆子里获得乐趣的,蛇精,嗯,蛇、蛇仙——

那些“公主”

又是一个周一。
人生的循环感。
周而复始,好像一成不变,好像有什么不太一样了。

这个周末是迪士尼怀旧主题。
丛林奇航(2021)还是不错的。
还重温了一下迪士尼的全量公主大礼包。

以上的15位迪士尼公主分别是(按年代)
按照西方语言习惯,王族女性成员均可以称为:Princess,包括王妃、郡主等。

  1. 【公主】Snow White白雪公主
    来自: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年)
    画面正中,中间一排,黑发,头戴红色蝴蝶结
  2. 【王妃】Cinderella灰姑娘
    来自:Cinderella-仙履奇缘(1950年)
    右上角、后排,金发、淡蓝色发带、高发髻,淡蓝色礼服
  3. 【公主】Briar Rose (Princess Aurora 奥罗拉公主)
    来自:Sleeping Beauty-睡美人(1959年)
    左侧,中间排,金发戴王冠,红色礼服
  4. 【公主】Ariel爱丽儿公主(亚特兰提卡的人鱼公主)
    来自: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鱼(1989年)
    左半边,前排,红色长发,戴贝壳耳环,海星发饰
  5. 【王妃】Belle 贝尔
    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1991年)
    右侧后排,棕色头发,淡黄色发带
  6. 【公主】Jasmine茉莉公主(苏丹公主)
    来自:Aladdin-阿拉丁(1992年)
    右侧、前排,黑发,蓝色发带
  7. 【公主】Pocahontas 宝嘉康蒂(印地安公主)
    来自:Pocahontas-风中奇缘(1995年)
    中间偏右、前排,黑发,戴孔雀蓝项链
  8. 【民族英雄?】花木兰
    来自:Mulan-花木兰(1998年)
    右侧、中间排,黑发,前额有一根呆毛
  9. 【王妃】Tiana 蒂安娜
    来自: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与青蛙(2009年)
    中间偏左、中排,黑色发髻,戴淡黄色头饰
  10. 【公主】Rapunzel 乐佩公主
    来自:Tangled-长发公主(2010年)
    前排靠右,自拍者视角,金发粉色礼服
  11. 【公主】Merida 梅莉达(苏格兰国王之女)
    来自:Brave-勇敢传说(2012年)
    后排、中间,橘红色卷发爆炸头
  12. 【公主】Vanellope von Schweetz 云妮洛普(电玩游戏《甜蜜冲刺》中糖果王国公主)
    来自:Wreck-It Ralph-无敌破坏王(2012年)
    前排、居中,黑发,头发沾满糖果,绿色休闲服装
  13. 【女王】Elsa艾莎女王
    来自:Frozen-冰雪奇缘(2013年)
    左侧、后排,唯一白发
  14. 【公主】Anna安娜公主
    来自:Frozen-冰雪奇缘(2013年)
    左侧、后排,棕黄发色,双麻花辫
  15. 【公主】Moana莫阿娜公主(莫图鲁尼岛酋长女儿)
    Moana-海洋奇缘(2016年)
    左侧、前排,黑发爆炸头

大姨妈又来了,
昏死,今年夏天的大姨妈不太聪明的亚子。
跟上次只隔了25天。

行吧,随她高兴。

下午下雨了,
这周又不能跑步了,
我真是要胖死了。叹气……

【专辑】Nuit(Tony Anderson)

【专辑】Nuit(Tony Anderson)

表演者: Tony Anderson
流派: 轻音乐 、氛围电子音乐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数字(Digital)
发行时间: 2021-03-25
出版者: Tony Anderson
唱片数: 1

试听曲目:6.Éphémère 01:43

曲目

1.Retour 07:05
2.Arpège 05:15
3.Lune 03:30
4.Nuit 03:25
5.Nightingale 10:00
6.Éphémère 01:43
7.Halo 03:50
8.Éclosion 04:55
9.Slipstream 04:43
10.Perennial 03:38
11.Cambodia 07:00
12.Tenderness 05:20
13.Tenderness (Woven Remix) 03:50
14.Cambodia (Ross Lara Remix) 05:18

简介

Nuit (translated “Night” from French) is the new flagship offering from ambient artist and composer Tony Anderson. Past works have often reflected brighter daytime energy, but Nuit is a cohesive and focused journey into meditative night music – “as if the earth were performing a silent ballet while we all slept.”
  This work has a density to it – like the sense of rest we experience after waking up from a long night of REM / slow wave sleep. “It’s the deepest dive I’ve done in my music to date, yet it’s also the most simple. The music showed up and knew right where to go,” says Anderson. “People are tired. They’re exhausted. They’re feeling the weight of the world…it was clear to me early on that the music wanted to make its home inside of our collective exhaustion. Music knows right where to go, and for me I just had to stay out of the way and let it do its thing. I felt like a passenger to Nuit more than an artist or a composer. I had to be careful and slow with these songs as a result – I had to ask the songs where they wanted to go and who they were for, and this just took a lot of time. A lot of rest between writing sessions to gain perspective. Every frequency I kept in writing or mixing served the one goal of the album which was to resemble the stillness and quiet of the night. It didn’t matter if it was the Balinese gamelan bell ensemble used in Cambodia or Timbre’s haunting soprano in the album track, Nuit, nothing could be allowed to exist as a distraction, so my work was in cutting away the harshness to reveal the softness and quietness we all experience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 custom built upright piano is the soul of Nuit. “Tracks like Éclosion and Perennial are deceptive in their simplicity,” says Anderson. “I was constantly fighting the desire to add more to the piano and opted to just let the instrument speak for itself.” But electronics also play a defining role in the work as a whole. Slipstream, among others, relies upon a blending of new and old analogue synthesis often layered with digital synths of the late 90s. “I decided to use synthesizers in a purely meditative way…staying away from harsh high frequencies is the hardest thing and the most necessary thing to do in this body of music.”
  “Longer form sonic explorations like Nightingale (coming in at 10 minutes) and Retour (7 minutes) belonged on this album. Everything slows down at night when we sleep…why can’t the songs mirror that slowed pace? I wanted hypnotic arpeggiations to live in the same space as plucked harp harmonics and piano – I wanted it to feel alive, and that required more time for each song to develop so that each element could be fully heard and appreciated,” Anderson continues. “People tell you not to write longer songs because people’s attention span is too short, but I have found the opposite to be true. People want an experience more than they want a song, and that’s what I wanted to give people with this work. Halo and Lune were written during evenings where the stars and the moon were particularly visible, and though written with an electronic emphasis, they each carry the softness of moonlight and the wonder of starlight…I had to ask myself how to give what I was feeling away to the listener and I had to be sure it would connect in the same way with them.”
  “At its core, Nuit is a meditative experience. Nothing you’ll hear has been rushed, and none of it has been forced. I hope it’s the same gift to you it’s been to me these many nights of channeling it and writing it.”

相当好的一张氛围电子。

对音乐类型的偏好某种意义上反映收听者的内心,标记此时的精神状态。
介于最近对“空泛、寂寥感、神棍般的”冥想背景音乐的极大兴趣,体现出我自己某种精神上的虚妄,这并不可怖,亦不悲伤难过。
孤独本身不会伤害任何人,我们都是孤独地到来、孤独地在人间行走、孤独地离开。
意识到孤独本身,沉浸在孤独中,是追问审视自己我,到达终点、获得结果的必由之路。
能够在这样的音乐中获得内心的放松和自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们的人生中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随着时光漂流的岁月,终究将我们的心灵纳入某个更接近玄学而不是科学的境界,不一定非要隶属某种具体的宗教,或遵循某种教义。

那种“玄妙”的感觉本身,是从自我意识中流淌出来的,渐渐弘大、慢慢弥散——扩展到内心的每一处,拒绝心灵以外的一切事物,又可以容得下宇宙万物。
每个人,都会达到这个状态,早晚而已。

——西塘野菊道人有感

冥思&废土

最近痴迷比较柔和、空寂遥远的电子氛围音乐。
推荐一个比较好的冥想氛围电子专辑Nuit

小日本又在“自己死也要拉上全人类垫背”。
不知道该说什么。
福岛这8年,说不定已经偷偷排放了多少核污染水了。

什么时候,小日子他们把自己彻底作得死绝了,什么时候世界才能清净。
快点都死光吧,小日子留在地球上也是祸害。

近期绘图(汇总)

近期的AI绘画作品。
先来一组我贝殿的美图,对,我就只能画到这个程度……(*/ω\*)……

贝殿的另一个形态。

再来一组我比较喜欢的风景。还别说,一旦接受了房子的墙上长树这个设定,感觉还蛮好看的,很奇幻的亚子。

然后还有我画得一些杂七杂八的涂鸦,基本都是兔子、寺庙、野花、头骨啥的……
还有野菊道人的头像……-_-||
大体出图的效果都还不错。

小mi你不配

近来有很多音乐值得推荐。
后面再理一个清单。

老五好像又阳了。
可怜的娃,但愿能照顾好自己。

最近发现了一个小米手机的恶心之处。
把用户所有的照片、视频、录音都传到它的小米云上去,本地不留,照片只留个缩略。

好,占满了云就开始鼓动用户扩展云存储,收取云的费用。
很好,我真的栓Q啊请你去屎一屎吧,
受教了,从此以后我小米云上不会再存储任何照片、视频和录音,
我会养成每周取回前部清空的习惯,我的相册,就是备份到度娘云、猫厂云、苦瓜云上去,也绝不会在你小米云上再放任何一张照片。
小米云你死吧你。(啐它熊脸)
我以后再也不买小米手机和小米电视了,受死吧二皮脸!

凭心而论,这个年付的云存储不算很贵,品质也不错,至少在使用时几乎不太能感觉到是云上下载下来的。
但是,小米你错就错在搞错了云存储的初心。
我使用手机记录的一切,理应先存在我的手机本地,
云存储可以做辅助备份之用,
再我的授权之下,才可以把我手机上的部分内容备份上你的云盘。
我手机硬盘存储有没有占满那是我的事,不关你的事,
现在,小米你将我的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统统删掉,
美其名曰替我节省手机存储,把这些东西直接存到你云上。
我要使用还要取回,我急着要用的时候,恰好没有网怎么办?恰好没有信号怎么办?
小米你想干什么?你凭什么删我手机本地的文件?
你想用我的数据来威胁我么?
这在我眼里,就是不要碧莲。

以后,我可以购买任何网络云存储,
但从此再也不包括你的。
也许未来人人习惯如此,那时,我也不用你。
你这不叫超前,你这叫越线,提前越了别人红线。

我可以花钱购买云服务,但不能被任何云服务裹挟。
以上,小米再见。
我会尽快换掉家里所有的小米电子产品,停用所有的小米云服务。

【专辑】聲無•哀樂

【专辑】聲無•哀樂

歌手:聲無哀樂

发行时间:2022-05-27

发行公司: 明白音乐娱乐

曲目:
1.惊雷咒
2.鹤冲天
3.借酒
4.闲人夜游灯火会
5.虚度
6.醉生梦死
7.限制
8.荒原
9.螳螂捕蝉
10.飞升

试听曲目:5.虚度

专辑介绍:

-序言-

“我向时间伸手,拇指与中指分列左右,在被撑开的时针与分针刻度里,是虚妄交织的掌控”

“我向太阳伸手,历史向前而影子向后,猎猎的风声中,我的身体成了洪荒里的一粟参照”

“惊雷起、鹤冲天,而我的脚步困住了眼,直至星宿执黑先行,落子满天”

自元月发布了三首先行曲后,时隔三个月,来自武汉、融合了民族、电子、魏晋风骨、现代表达的「聲無哀樂」首张录音室专辑正式释出。

在这场将近60分钟的梦境里,「聲無哀樂」抛弃了关于形式、风格、表现乃至市场的种种纷扰,诚如其信奉的 “声无哀乐论”一般,平铺、陈述,不加引导。

而为了“叙述”的完整性,《惊雷咒》等多首作品的时长接近8分钟,种种尝试都在尽可能还原“感知的本身”,使藏在声音里的情绪,更加真实。

而为了支撑起“繁复的叙事”,整张专辑中的“实验性”也被放大了几分,无论是编曲中“乐器”的丰富还是其他“电子风格”的融合,都延伸了「聲無哀樂」音乐的可能性。

或许在此之前,关于他们讨论早已纷扬于现场,星散于线上,有人爱他们的独特,在“国风”和“电子”的区间里找到了新的选项;有人爱他们的张狂,现场总能寻得一些生活外的“仪式感”;当然也不乏持疑问者。

但厚重的尘嚣之下,人们似乎都忽略了,他们从初露锋芒到此刻,不过短短两载而已…

“万物甲生,终而癸死”

“而我深知,神游是我唯一与之对弈的方式”

关于「聲無哀樂」的故事,帷幕才刚刚拉起…

——高雅的Cc

人间正午,沉吟驻足,浮生如梦,莫不虚度……
西塘野菊道人闻之爱慕。

声无哀乐论:乐队名称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这篇文章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嵇康的政治哲学文献。用嵇康的话说,就是“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全文如下:

《声无哀乐论》嵇康 [三国]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今子独以为声无哀乐,其理何居?若有嘉讯,今请闻其说。”主人应之曰:“斯义久滞,莫肯拯救,故令历世滥于名实。今蒙启导,将言其一隅焉。夫天地合德,万物贵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不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及宫商集比,声音克谐,此人心至愿,情欲之所锺。故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故,因其所用,每为之节,使哀不至伤,乐不至淫,斯其大较也。然‘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哀云哀云,哭泣云乎哉?因兹而言,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非悲哀之主也。何以明之?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然而哀乐之情均也。今用均同之情,案,“戚”本作“感”,又脱同字,依《世说·文学篇》注改补。而发万殊之声,斯非音声之无常哉?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切哀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矣。夫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岂复知‘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哉。风俗之流,遂成其政;是故国史明政教之得失,审国风之盛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故曰‘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夫味以甘苦为称,今以甲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宜属我,而贤愚宜属彼也。可以我爱而谓之爱人,我憎而谓之憎人,所喜则谓之喜味,所怒而谓之怒味哉?由此言之,则外内殊用,彼我异名。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名实俱去,则尽然可见矣。且季子在鲁,采《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又仲尼闻《韶》,叹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声以知虞舜之德,然後叹美邪?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秦客难曰:“八方异俗,歌哭万殊,然其哀乐之情,不得不见也。夫心动于中,而声出于心。虽托之于他音,寄之于余声,善听察者,要自觉之不使得过也。昔伯牙理琴而锺子知其所志;隶人击磬而子产识其心哀;鲁人晨哭而颜渊审其生离。夫数子者,岂复假智于常音,借验于曲度哉?心戚者则形为之动,情悲者则声为之哀。此自然相应,不可得逃,唯神明者能精之耳。夫能者不以声众为难,不能者不以声寡为易。今不可以未遇善听,而谓之声无可察之理;见方俗之多变,而谓声音无哀乐也。”又云:“贤不宜言爱,愚不宜言憎。然则有贤然后爱生,有愚然后憎成,但不当共其名耳。哀乐之作,亦有由而然。此为声使我哀,音使我乐也。苟哀乐由声,更为有实,何得名实俱去邪?”又云:“季子采《诗》观礼,以别《风》、《雅》;仲尼叹《韶》音之一致,是以咨嗟。是何言欤?且师襄奏操,而仲尼睹文王之容;师涓进曲,而子野识亡国之音。宁复讲诗而后下言,习礼然后立评哉?斯皆神妙独见,不待留闻积日,而已综其吉凶矣;是以前史以为美谈。今子以区区之近知,齐所见而为限,无乃诬前贤之识微,负夫子之妙察邪?”

主人答曰:“难云:虽歌哭万殊,善听察者要自觉之,不假智于常音,不借验于曲度,锺子之徒云云是也。此为心悲者,虽谈笑鼓舞,情欢者,虽拊膺咨嗟,犹不能御外形以自匿,诳察者于疑似也。以为就令声音之无常,犹谓当有哀乐耳。又曰:“季子听声,以知众国之风;师襄奏操,而仲尼睹文王之容。案如所云,此为文王之功德,与风俗之盛衰,皆可象之于声音:声之轻重,可移于後世;襄涓之巧,能得之于将来。若然者,三皇五帝,可不绝于今日,何独数事哉?若此果然也。则文王之操有常度,韶武之音有定数,不可杂以他变,操以余声也。则向所谓声音之无常,锺子之触类,于是乎踬矣。若音声无常,锺子触类,其果然邪?则仲尼之识微,季札之善听,固亦诬矣。此皆俗儒妄记,欲神其事而追为耳,欲令天下惑声音之道,不言理以尽此,而推使神妙难知,恨不遇奇听于当时,慕古人而自叹,斯所大罔后生也。夫推类辨物,当先求之自然之理;理已定,然后借古义以明之耳。今未得之于心,而多恃前言以为谈证,自此以往,恐巧历不能纪。”“又难云:“哀乐之作,犹爱憎之由贤愚,此为声使我哀而音使我乐;苟哀乐由声,更为有实矣。夫五色有好丑丑,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至于爱与不爱,喜与不喜,人情之变,统物之理,唯止于此;然皆无豫于内,待物而成耳。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故前论已明其无常,今复假此谈以正名号耳。不为哀乐发于声音,如爱憎之生于贤愚也。然和声之感人心,亦犹酒醴之发人情也。酒以甘苦为主,而醉者以喜怒为用。其见欢戚为声发,而谓声有哀乐,不可见喜怒为酒使,而谓酒有喜怒之理也。”

秦客难曰:“夫观气采色,天下之通用也。心变于内而色应于外,较然可见,故吾子不疑。夫声音,气之激者也。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心有盛衰,声亦隆杀。同见役于一身,何独于声便当疑邪!夫喜怒章于色诊,哀乐亦宜形于声音。声音自当有哀乐,但暗者不能识之。至锺子之徒,虽遭无常之声,则颖然独见矣,今蒙瞽面墙而不悟,离娄昭秋毫于百寻,以此言之,则明暗殊能矣。不可守咫尺之度,而疑离娄之察;执中痛之听,而猜锺子之聪;皆谓古人为妄记也。”

主人答曰:“难云: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心有盛衰,声亦降杀,哀乐之情,必形于声音,锺子之徒,虽遭无常之声,则颖然独见矣。必若所言,则浊质之饱,首阳之饥,卞和之冤,伯奇之悲,相如之含怒,不占之怖祗,千变百态,使各发一咏之歌,同启数弹之微,则锺子之徒,各审其情矣。尔为听声者不以寡众易思,察情者不以大小为异,同出一身者,期于识之也。设使从下,则子野之徒,亦当复操律鸣管,以考其音,知南风之盛衰,别雅、郑之淫正也?夫食辛之与甚噱,薰目之与哀泣,同用出泪,使狄牙尝之,必不言乐泪甜而哀泪苦,斯可知矣。何者?肌液肉汗,踧笮便出,无主于哀乐,犹簁酒之囊漉,虽笮具不同,而酒味不变也。声俱一体之所出,何独当含哀乐之理也?且夫《咸池》、《六茎》,《大章》、《韶夏》,此先王之至乐,所以动天地、感鬼神。今必云声音莫不象其体而传其心,此必为至乐不可托之于瞽史,必须圣人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也。舜命夔“击石拊石,八音克谐,神人以和。”以此言之,至乐虽待圣人而作,不必圣人自执也。何者?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夫纤毫自有形可察,故离瞽以明暗异功耳。若乃以水济水,孰异之哉?”

秦客难曰:“虽众喻有隐,足招攻难,然其大理,当有所就。若葛卢闻牛鸣,知其三子为牺;师旷吹律,知南风不竞,楚师必败;羊舌母听闻儿啼,而审其丧家。凡此数事,皆效于上世,是以咸见录载。推此而言,则盛衰吉凶,莫不存乎声音矣。今若复谓之诬罔,则前言往记,皆为弃物,无用之也。以言通论,未之或安。若能明斯所以,显其所由,设二论俱济,愿重闻之。”

主人答曰:“吾谓能反三隅者,得意而忘言,是以前论略而未详。今复烦循环之难,敢不自一竭邪?夫鲁牛能知牺历之丧生,哀三子之不存,含悲经年,诉怨葛卢;此为心与人同,异于兽形耳。此又吾之所疑也。且牛非人类,无道相通,若谓鸣兽皆能有言,葛卢受性独晓之,此为称其语而论其事,犹译传异言耳,不为考声音而知其情,则非所以为难也。若谓知者为当触物而达,无所不知,今且先议其所易者。请问:圣人卒人胡域,当知其所言否乎?难者必曰知之。知之之理何以明之?愿借子之难以立鉴识之域。或当与关接识其言邪?将吹律鸣管校其音邪?观气采色和其心邪?此为知心自由气色,虽自不言,犹将知之,知之之道,可不待言也。若吹律校音以知其心,假令心志于马而误言鹿,察者固当由鹿以知马也。此为心不系于所言,言或不足以证心也。若当关接而知言,此为孺子学言于所师,然后知之,则何贵于聪明哉?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举一名以为标识耳。夫圣人穷理,谓自然可寻,无微不照。苟无微不照,理蔽则虽近不见,故异域之言不得强通。推此以往,葛卢之不知牛鸣,得不全乎?”又难云:“师旷吹律,知南风不竞,楚多死声。此又吾之所疑也。请问师旷吹律之时,楚国之风邪,则相去千里,声不足达;若正识楚风来入律中邪,则楚南有吴、越,北有梁、宋,苟不见其原,奚以识之哉?凡阴阳愤激,然后成风。气之相感,触地而发,何得发楚庭,来入晋乎?且又律吕分四时之气耳,时至而气动,律应而灰移,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为用也。上生下生,所以均五声之和,叙刚柔之分也。然律有一定之声,虽冬吹中吕,其音自满而无损也。今以晋人之气,吹无韵之律,楚风安得来入其中,与为盈缩邪?风无形,声与律不通,则校理之地,无取于风律,不其然乎?岂独师旷多识博物,自有以知胜败之形,欲固众心而托以神微,若伯常骞之许景公寿哉?”又难云:“羊舌母听闻儿啼而审其丧家。复请问何由知之?为神心独悟暗语而当邪?尝闻儿啼若此其大而恶,今之啼声似昔之啼声,故知其丧家邪?若神心独悟暗语之当,非理之所得也。虽曰听啼,无取验于儿声矣。若以尝闻之声为恶,故知今啼当恶,此为以甲声为度,以校乙之啼也。夫声之于音,犹形之于心也。有形同而情乖,貌殊而心均者。何以明之?圣人齐心等德而形状不同也。苟心同而形异,则何言乎观形而知心哉?且口之激气为声,何异于籁?纳气而鸣邪?啼声之善恶,不由儿口吉凶,犹琴瑟之清浊不在操者之工拙也。心能辨理善谈,而不能令内?调利,犹瞽者能善其曲度,而不能令器必清和也。器不假妙瞽而良,?不因惠心而调,然则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二物之诚然,则求情者不留观于形貌,揆心者不借听于声音也。察者欲因声以知心,不亦外乎?今晋母未待之于老成,而专信昨日之声,以证今日之啼,岂不误中于前世好奇者从而称之哉?”

秦客难曰:“吾闻败者不羞走,所以全也。吾心未厌而言,难复更从其馀。今平和之人,听筝笛琵琶,则形躁而志越;闻琴瑟之音,则听静而心闲。同一器之中,曲用每殊,则情随之变:奏秦声则叹羡而慷慨;理齐楚则情一而思专,肆姣弄则欢放而欲惬;心为声变,若此其众。苟躁静由声,则何为限其哀乐,而但云至和之声,无所不感,托大同于声音,归众变于人情?得无知彼不明此哉?”

主人答曰:“难云:琵琶、筝、笛令人躁越。又云:曲用每殊而情随之变。此诚所以使人常感也。琵琶、筝、笛,间促而声高,变众而节数,以高声御数节,故使人形躁而志越。犹铃铎警耳,锺鼓骇心,故‘闻鼓鼙之音,思将帅之臣’,盖以声音有大小,故动人有猛静也。琴瑟之体,间辽而音埤,变希而声清,以埤音御希变,不虚心静听,则不尽清和之极,是以听静而心闲也。夫曲用不同,亦犹殊器之音耳。齐楚之曲,多重故情一,变妙故思专。姣弄之音,挹众声之美,会五音之和,其体赡而用博,故心侈于众理;五音会,故欢放而欲惬。然皆以单、复、高、埤、善、恶为体,而人情以躁、静而容端,此为声音之体,尽于舒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耳。夫曲用每殊,而情之处变,犹滋味异美,而口辄识之也。五味万殊,而大同于美;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美有甘,和有乐。然随曲之情,尽于和域;应美之口,绝于甘境,安得哀乐于其间哉?然人情不同,各师所解。则发其所怀;若言平和,哀乐正等,则无所先发,故终得躁静。若有所发,则是有主于内,不为平和也。以此言之,躁静者,声之功也;哀乐者,情之主也。不可见声有躁静之应,因谓哀乐者皆由声音也。且声音虽有猛静,猛静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发。何以明之?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欢,或惨尔泣,非进哀于彼,导乐于此也。其音无变于昔,而欢戚并用,斯非‘吹万不同’邪?夫唯无主于喜怒,亦应无主于哀乐,故欢戚俱见。若资偏固之音,含一致之声,其所发明,各当其分,则焉能兼御群理,总发众情邪?由是言之,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然则声之与心,殊涂异轨,不相经纬,焉得染太和于欢戚,缀虚名于哀乐哉?秦客难曰:“论云:猛静之音,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发,是以酒酣奏琴而欢戚并用。此言偏并之情先积于内,故怀欢者值哀音而发,内戚者遇乐声而感也。夫音声自当有一定之哀乐,但声化迟缓不可仓卒,不能对易。偏重之情,触物而作,故今哀乐同时而应耳;虽二情俱见,则何损于声音有定理邪?主人答曰:“难云:哀乐自有定声,但偏重之情,不可卒移。故怀戚者遇乐声而哀耳。即如所言,声有定分,假使《鹿鸣》重奏,是乐声也。而令戚者遇之,虽声化迟缓,但当不能使变令欢耳,何得更以哀邪?犹一爝之火,虽未能温一室,不宜复增其寒矣。夫火非隆寒之物,乐非增哀之具也。理弦高堂而欢戚并用者,直至和之发滞导情,故令外物所感得自尽耳。难云:偏重之情,触物而作,故令哀乐同时而应耳。夫言哀者,或见机杖而泣,或睹舆服而悲,徒以感人亡而物存,痛事显而形潜,其所以会之,皆自有由,不为触地而生哀,当席而泪出也。今见机杖以致感,听和声而流涕者,斯非和之所感,莫不自发也。”

秦客难曰:“论云:酒酣奏琴而欢戚并用。欲通此言,故答以偏情感物而发耳。今且隐心而言,明之以成效。夫人心不欢则戚,不戚则欢,此情志之大域也。然泣是戚之伤,笑是欢之用。盖闻齐、楚之曲者,唯睹其哀涕之容,而未曾见笑噱之貌。此必齐、楚之曲,以哀为体,故其所感,皆应其度量;岂徒以多重而少变,则致情一而思专邪?若诚能致泣,则声音之有哀乐,断可知矣。”

主人答曰:“虽人情感于哀乐,哀乐各有多少。又哀乐之极,不必同致也。夫小哀容坏,甚悲而泣,哀之方也;小欢颜悦,至乐心喻,乐之理也。何以明之?夫至亲安豫,则恬若自然,所自得也。及在危急,仅然后济,则?不及亻舞。由此言之,亻舞之不若向之自得,岂不然哉?,至夫笑噱虽出于欢情,然自以理成又非自然应声之具也。此为乐之应声,以自得为主;哀之应感,以垂涕为故。垂涕则形动而可觉,自得则神合而无忧,是以观其异而不识其同,别其外而未察其内耳。然笑噱之不显于声音,岂独齐楚之曲邪?今不求乐于自得之域,而以无笑噱谓齐、楚体哀,岂不知哀而不识乐乎?”

秦客问曰:“仲尼有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如所论,凡百哀乐,皆不在声,即移风易俗,果以何物邪?又古人慎靡靡之风,抑忄舀耳之声,故曰:‘放郑声,远佞人。’然则郑卫之音击鸣球以协神人,敢问郑雅之体,隆弊所极;风俗称易,奚由而济?幸重闻之,以悟所疑。”

主人应之曰:“夫言移风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後也。古之王者,承天理物,必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玄化潜通,天人交泰,枯槁之类,浸育灵液,六合之内,沐浴鸿流,荡涤尘垢,群生安逸,自求多福,默然从道,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也。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故歌以叙志,亻舞以宣情。然后文之以采章,照之以风雅,播之以八音,感之以太和,导其神气,养而就之。迎其情性,致而明之,使心与理相顺,气与声相应,合乎会通,以济其美。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含弘光大,显于音声也。若以往则万国同风,芳荣济茂,馥如秋兰,不期而信,不谋而诚,穆然相爱,犹舒锦彩,而粲炳可观也。大道之隆,莫盛于兹,太平之业,莫显于此。故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故无声之乐,民之父母也。至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不在此也。夫音声和比,人情所不能已者也。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为可奉之礼,制可导之乐。口不尽味,乐不极音。揆终始之宜,度贤愚之中。为之检则,使远近同风,用而不竭,亦所以结忠信,著不迁也。故乡校庠塾亦随之变,丝竹与俎豆并存,羽毛与揖让俱用,正言与和声同发。使将听是声也,必闻此言;将观是容也,必崇此礼。礼犹宾主升降,然后酬酢行焉。于是言语之节,声音之度,揖让之仪,动止之数,进退相须,共为一体。君臣用之于朝,庶士用之于家,少而习之,长而不怠,心安志固,从善日迁,然后临之以敬,持之以久而不变,然后化成,此又先王用乐之意也。故朝宴聘享,嘉乐必存。是以国史采风俗之盛衰,寄之乐工,宣之管弦,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此又先王用乐之意也。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荒酒,易以丧业,自非至人,孰能御之?先王恐天下流而不反,故具其八音,不渎其声;绝其大和,不穷其变;捐窈窕之声,使乐而不淫,犹大羹不和,不极勺药之味也。若流俗浅近,则声不足悦,又非所欢也。若上失其道,国丧其纪,男女奔随,淫荒无度,则风以此变,俗以好成。尚其所志,则群能肆之,乐其所习,则何以诛之?托于和声,配而长之,诚动于言,心感于和,风俗一成,因而名之。然所名之声,无中于淫邪也。淫之与正同乎心,雅、郑之体,亦足以观矣。”

动感光波

昨天晚上睡得很好,超好。
嗯嗯,我果然修行还不够,
正直耿介固然让我在这个地方被孤立,
但同样也是武器。
这不,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压根不让我过手不让我知道了。
也好,我本来也不想知道,不想插手。
我就想依照着管理办法按流程合规办事,
别的脏活最好不要来找我。

昨晚和胖胖散步,买了几罐小酒,
心血来潮去大胡子家 吃了个简单的小烧烤。
再怎么样,都是平静美好的生活。